人物名片:陈益虹,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新店镇人,营山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重庆市渝中区工商联常委、重庆市渝中区四川商会(又名重庆市营山商会)会长、全球南充商会总会常务副会长,创办了重庆金润华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

日前,重庆金润华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营山本土企业——四川中悦荣泰实业有限公司签定营渝供应链协同发展战略协议,两家企业“联姻”,以“营山买、重庆卖”为基础,“重庆买、营山卖”为重点,构建营渝两地农副产品互通有无的产业链条,迈出了营山融渝发展实体化合作的关键一步。

近日,笔者走进重庆金润华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找到陈益虹,了解了他心系家乡、反哺社会的动人事迹。

抱团发展 扎根重庆显身手

1998年,陈益虹从重庆交通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当地发展。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下海经商,由于头脑灵活又能吃苦,很快就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经过多年打拼,陈益虹涉足建筑、园林绿化、商贸物流等行业领域,并在各个行业都小有建树,并创办重庆金润华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金润华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

“许多家乡人在重庆都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只有团结在一起发展,才能闯出更广阔的天地。”多年前,陈益虹就把在渝的家乡企业拧在一起抱团发展。2016年,重庆市营山商会成立,陈益虹被推选为商会会长。

有了商会力量的加持,营山人在重庆创办企业更加如鱼得水。2017年3月,营山县新店镇人李强在重庆创办重庆尚盈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商会倾力相助,在财力、物力、人脉等方面提供支持,短短几个月,公司顺利建成落地。

“特别感谢重庆市营山商会的企业家,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乡人的热情,他们的倾力相助,让我投资兴业有了更大的底气和信心。”李强说,经过8年的经营,公司年产值达4亿多元,已成为了当地稳定的纳税大户,2017年,该企业也顺利成为了重庆市营山商会的会员单位。

“商会成立后,我们着力打造了专业的顾问团队、管理团队、维权中心,不定期与会员单位开展联谊交流,为会员单位发展答疑解惑、献计献策。”陈益虹说,商会还建立了一支由30多名优秀青年企业家组成的青委会团队,确立“传承营山商道、青商接力奔跑”的发展观,保障商会薪火传承、后继有人。

如今,重庆市营山商会会员单位遍布重庆市的38个区县,共有会员132人,涉及机械制造、汽车销售、家电生产、餐饮娱乐等行业,该商会现为四川省营山县工商联、南充市工商联、重庆市渝中区工商联执委会常委单位,其社会好评及影响力在重庆川籍异地78个商会中位居前三甲。

商会发展风生水起,各种荣誉接踵而至。2023年至2024年,重庆市营山商会被南充市委、市政府评为“十佳南充商会”“突出贡献商会”;2023年,被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评为“特色示范商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商会在2020年一年之内,先后被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总商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评为“四好商会”,放眼全国,这都是为数不多的一例。

“商会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作贡献,同时,作为营山籍企业家在渝发展的‘娘家人’,更要凝聚智慧和力量,为家乡人在渝创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陈益虹表示。

回馈社会 借助商会力量奉献爱心

在陈益虹办公室里有一本厚厚的纪念册,里面记录着他曾经资助过的品学兼优且家境困难大学生的点点滴滴。打开纪念册,唤醒了尘封多年的记忆,陈益虹不禁泪湿眼眶。

“这些孩子很争气,后来大多都成为各个行业的佼佼者。”陈益虹感慨地说,当资助这些孩子顺利完成学业后,他主动切断了与孩子们的联系,虽然当时心里万般难舍,但一想到孩子们出身社会要轻装上阵,他又坦然释怀。

后来,曾经受过资助的大学生联系上了陈益虹,要来表达感激之情时,他又婉然拒绝,他说:“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我只是尽了一个企业家的本份,我只需要知道这些孩子过得很幸福就已经足够。”

近日,重庆市营山商会收到一份来自营山中学的喜报,该商会资助的7名高三学生全部以优异的成绩迈过本科录取线。

“感谢重庆市营山商会的企业家们,是他们的无私奉献给予了我们学习的动力,帮助我们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受助学生李谦说,商会每月都按时给他们的饭卡充值,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潜心学习,从而顺利迈入更高一级的学府大门。

“我们还会持续关注和帮助这些孩子,直到他们大学毕业。”陈益虹说,重庆市营山商会的企业家们都心系家乡发展,投身公益、捐资助学是他们回报家乡的桑梓情怀,有了商会作后盾,更多的爱心力量不断向公益事业汇聚。2023年,重庆市营山商会启动了“营山中学精英助学”公益活动,将营山中学、营山二中的学子纳入到资助范围,短短3年时间,商会就为百余名家庭困难学生捐献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物资价值超过了100万元。

不久前,重庆市营山商会曾被营山县委、县政府授予“尊师重教先进集体”称号,肯定了商会为反哺家乡、回馈社会的善心义举,也为营山籍企业家们挺膺担当、助力家乡教育事业发展添上了生动注脚。

建言献策 为融渝发展牵线搭桥

近两年,为顺应营山“全力争当融渝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等发展要求,陈益虹作为营山县人大代表,又在重庆商界深耕多年,对营山融渝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看法。

“营山是个农业大县,农副产品品质好,很有市场潜力。”一次返乡考察时,陈益虹发现,农产品销售难题是制约家乡农业发展的关键。

在多次深入农村和市场进行调研后,陈益虹把拓宽营山农产品销售渠道、规模发展农业产业的相关建议写进了人大代表建议案由,经讨论,县人大采纳了他的建议。

建议变为笃行,陈益虹说到做到。回到重庆,他先后流转了5000多亩土地,试点搞起蔬菜种植,借助自己的物流体系来发展农业产业,为营山种植业提供可借鉴和推广的样本。同时,他还吸纳20多名营山籍乡友进入他的企业务工,有从事仓储管理,有业务主管,甚至还有人担任公司的副总经理。

借助重庆农产品供应链市场的旺盛需求,见时机成熟,陈益虹把目光投向家乡,同营山的企业开展洽谈磋商,至直与四川中悦荣泰实业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以四川中悦荣泰实业有限公司在营山经营的市场为集散中心,将重庆市乃至全国的优质农产品运往营山销售,而在营山收购的农产品则依托四川中悦荣泰实业有限公司和重庆金润华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销往全国。

陈益虹深知“产业为本、工业当家”这一道理,融渝发展,目光不能只聚焦农业,更重要的是聚力于工业。近年来,营山工业飞速发展,他曾向县人大提出建议,针对在外创业的营山籍乡友在返乡创业时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县人大采纳了他的建议。

在陈益虹的牵线搭桥下,许多在外乡友返乡考察投资兴业,侯灿、文化荣先后在营山经开区成立了四川艺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黑豹王滤业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发展,企业在市场站稳脚跟。

“营山籍企业家们都有一颗热忱的赤子情怀,为他们打开返乡创业之路,引导他们投身家乡经济建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陈益虹说,重庆市营山商会现有营山县人大代表1名,政协委员7名,在每次收集民意,建言资政时,他们都把营山融渝发展、助力经济提升作为建议重点。

陈益虹的奋斗历程引起了央媒的关注,在接受央视记者的采访时,他表示,将当好营山融渝发展的“马前卒”,积极发挥重庆市营山商会桥梁纽带作用,汇聚各方力量、整合资源、激发市场活力,为营山的经济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郭明)

供稿:南充绸都在线全媒体中心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