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突发事件的频发不仅考验着个人的应急处理能力,也对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2021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首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目前已经开展三批共计4127所学校试点。
为了全面提升学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学校整体应急救护能力,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和管城区红十字会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应急教育的号召,为郑州市第二十九中学高一新生送上了一场“理论+实操”双结合的应急救护培训,让他们在开学之初便掌握了守护生命的“硬核技能”。
8月24日下午,500余名新学生齐聚在操场上,中国红十字资深应急救护师资、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队长冯海河首先为大家集中讲解和演示了心脏骤停的判断方法和心肺复苏的操作要领以及《民法典》等急救法律保障知识。冯海河以生动案例开篇,从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原则讲到日常急救的重要性,用接地气的语言让同学们明白:“急救技能不仅是知识,更是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护身符’”,为后续实操环节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实操环节,学生按照班级分为十组进行了一一练习。在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24名应急救护师资的指导下,学生们逐步掌握了正确的按压频率、深度以及如何做有效的人工呼吸,体验到了“黄金四分钟”内实施有效急救的重要性。现场氛围热烈而有序。
讲师们还为大家讲解和教授了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法,让大家掌握了在黄金救命2分钟内实施紧急救助的方法和步骤。
初秋的天气虽然逐渐转凉,但是天气依然有些炎热。虽然,来自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的应急救护讲师们,汗水浸透了衣衫,长时间的跪姿也让他们腿脚疼痛不适,但是他们连水都顾不上喝,丝毫不减热情和耐心的为学生们讲解教授,一一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之处。随着学生们热烈感谢的掌声响起,讲师们的心中升腾起一阵阵的自豪和满足。此次培训,不仅是一次技能的传授,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它让每一位参与者深刻认识到,在生命安全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守护者,每一次学习都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
管城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联动专业力量推进校园急救培训。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也将依托“法佑救人 - 急救普及计划”,让更多青少年在成长路上多一份安全保障。
相信不久的将来,应急教育之花将在更多学生的心中绽放,共同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急救天团
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急救天团)传播应急救护与法律保障知识,让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急救、人人敢施救、人人得急救,救人于危难,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