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处暑是站在阴阳平分线上的舞者,

左手提着雅典石柱间沉落的日冕,

右手握着北斗勺柄斟下的星斗,

将东方智慧与西方狂想调和成光。

 

最精妙的合璧不在形骸,

而在光如何浸透彩绘玻璃,

又与青瓷冰纹同频共振——

万物终以纯净为归途。

 

蝉鸣将夏天最后一次心跳,

锻造成钟声渐逝处的黄昏;

白鹭自莲叶的砚池间起飞,

翅尖拨开青瓷胚中游移的釉色。

 

光之律动解开潮汐方程式,

在季风平仄间丈量沙与盐的韵脚;

当驼骨与珊瑚年轮同频震颤,

一滴露珠折射七海重心。

 

现在开始收获光的复利吧:

将陶渊明的菊种进维吉尔田园,

用敦煌飞天飘带编织五线谱,

让二十四节气在十四行里穿行。

 

看这满园秋色正在重新排版:

稻穗垂首拾起大地的谚语;

藤蔓盘桓临摹碑拓的苍劲;

流云以行草誊写十四行诗——

飘散的落叶是天地脱稿的章句。

 

最纯净的是孩子的眼睛

映着巴比伦空苑与苏州曲廊

他跑过处暑的分界线,

发梢闪着莱茵河的波光,

衣兜里长江石撞击作响,

惊起渭水畔的蒹葭苍苍。

 

此刻我站在经纬线交汇之点,

长安城楼的月光与罗马广场的日光,

在文明脉络里达成共识;

每道叶脉都是通往罗马的路,

每条路都是抵达长安的月。

 

光穿透一切门窗,却从不是谁的客人,

它只是平等地漫过彩绘玻璃,

也浸入青瓷的冰纹静默交融。

在处暑这个精确的刻度上,

证明美是人类最后的通用语

 

光永远公平——

当处暑的砧声回荡,

所有肤色都听见收获的律动,

所有语言都沁入了光的甜味。

 

美,是人类无需翻译的母语

在处暑的天平上

东方露珠与西方葡萄酒

平衡于同一枚太阳

注:本诗借用“十四行”之名,喻指二十四节气与西方诗体在光中的共振。

作者:李妍 郑州市黄帝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任编辑

编辑:李腾轩

统筹:李丽君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