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堂山,文物的归乡之约
张海江
夜幕,为响堂山拉上神秘帷幔,
星光漏下,唤醒沉睡千年的呼唤。
古老石窟,在幽暗中静静守望,
等一场跨越山海的文物归还。
光影乍起,似时光之门轰然洞开,
漂泊海外的文物幻影飘来。
那残缺佛首,眼眸曾在异乡凝泪,
此刻,顺着希望的光束急切徘徊。
往昔,掠夺者的手,撕裂历史纽带,
文明的碎片,散落天涯成悲哀。
如今,科技的光,编织归乡的纽带,
让破碎的记忆,重新拼凑未来。
看,菩萨指尖轻颤,触碰失而复得的莲座,
千年前的慈悲,冲破岁月的封锁。
重逢瞬间,时光屏住呼吸,
沉默里,是跨越沧桑的诉说。
飞天的飘带,曾在异乡的橱窗黯淡,
壁画的色彩,被无情剥离、风干。
此刻,在光影中重生、舒展,
于熟悉石壁,重绘昔日的绚烂。
每一道裂痕,都是历史的伤瘢,
每一尊石像,都有漂泊的心酸。
今晚,响堂山是团圆的港湾,
失散的文物,找到回家的航线。
你若前来,便能听见岁月的轻唤,
能看见时光洪流里,文明的辗转。
响堂山的夜,是心灵的盛宴,
文物归家,历史不再遗憾 。
来赴这场千年之约,让灵魂,
在石窟与光影间,寻得安宁的岸 。
张海江艺术简介
张海江中国“藤书”艺术的创新开拓者。文化部授予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最佳成就奖;被感动中国文化人物评选委员会、中国文化学会、文化人物杂志社等单位认真审评,授予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荣誉称号;被武安历史文化研究会、武安文化学会、武安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武安市优秀民间艺术人才”称号;在武安市政协举办的“奋进百年,起航杨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摄影展中贡献突出,荣获特殊贡献奖。2017年10月10日,应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郝晋珉教授邀请,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为广大师生作了《磁山文化遗址——中国北方农耕文明探源》的学术报告,2009年9月《东亚黍子起源时间延伸到一万年前》《粟黍植硅体分析与磁山遗址农作物鉴定》发表于美国《公共科学馆.综合》(PLOSONE)和美国《国家科学院刊》(PNAS)。百余篇学术论文在《邯郸人大》《邯郸政协》《邯郸决策》《邯郸城市研究》《精神文明建设》《邯郸日报》《邯郸晚报》《燕赵文化》《邯郸文化》《中国文学》澳门《华人报》《南方经济时报》及百度、搜狐、网易、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天天快报、腾讯新闻等数十家网络媒体报道。

河南文苑
河南文苑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