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ames
在AI技术快速迭代、受众需求急剧变化、行业面临调整期的当下,什么人才成了文娱公司的"香饽饽"?文娱大厂们埋头密谋的,究竟是哪些新战场?风口上的新业务又是何方神圣?
答案,就藏在各家公司最新的招聘启事里。
继分析了爱奇艺139个和虎鲸文娱集团235个岗位的招聘动向后,娱乐资本论"人才风向标"系列将目光投向腾讯视频。
基于腾讯招聘官网2025年8月15日的招聘数据,直接与腾讯视频相关的社招岗位只有24个,与爱奇艺的139个岗位、虎鲸文娱的235个岗位相比是非常少,而这与多个因素相关:
从招聘职位来看,侧面说明腾讯视频进入了业务稳定发展的阶段,并没有爱奇艺大举扩展乐园和虎鲸大举扩展动漫、演出市场的新战略。
腾讯PCG近年来连番调整,2021年大换血合并了多个内容部门,微视、QQ短视频等相继关停,在线视频BU现在基本等价于腾讯视频,除微信视频号外的视频类业务整体处于收缩区间。
腾讯的组织架构使得全公司的很多业务共享中台,鹅厂其他事业群的毕业人才均可回流到腾讯视频。一些在爱奇艺等公司需要单独招募的技术岗,譬如前端、视频编码、架构等,都可以由TEG等其它事业群完成。
另外,我们也没有在海外业务看到与腾讯视频有关的招聘。
本文将根据在招岗位信息,分短剧、AI、内容创作及IP运营等方面解读腾讯视频的当下动向。
【娱乐资本论·人才风向标系列报道现已推出爱奇艺、虎鲸文娱(优酷)、腾讯视频的招聘分析,如您是有意求职者或希望进一步研究相关数据,可添加小娱微信:ylzbl_kexiaofu,或在后台回复“招聘分析”,一起进群领取这些公司招聘的全岗位需求】
招聘大数据:工作经验要求集中1-3年
本文主要研究2025年8月15日在腾讯招聘官网采集的24个社招岗位。
相比虎鲸文娱、爱奇艺和B站,腾讯视频放出的岗位相对少了很多,特别是在腾讯全体的2400多个岗位中,占比更是少得可怜。和刚刚结束的腾讯财报电话会一致的是,他们今年的招聘重点明显在AI及微信视频号等领域,而并非腾讯视频。
腾讯元宝凭借DeepSeek春节爆火后的快速部署走红,客户端日活增长20倍,成为“中国DAU排名第三的AI原生移动应用”,还嵌入了微信。5-8月,腾讯元宝频繁放出岗位,急招技术、设计、产品等多种类型人才,在招聘岗位的占比显著提升。
AI制图 by娱乐资本论
在腾讯视频所属的PCG事业群67个岗位中,明确标注“腾讯视频”的只有24个岗位,另外有4个岗位是其他业务当中出现“视频”关键字的,这些业务甚至不是指腾讯新闻和企鹅号,而是指QQ客户端、应用宝、腾讯文档这些,跟视频业务毫无关联。作为对比,在微信事业群WXG中,有25个职位跟微信视频号相关。
PCG也没有任何海外招聘,除此之外的腾讯其他事业群都有中国大陆以外的招聘,比如腾讯云招聘算法和技术工程师,腾讯游戏招募原画作者,微信支付和财付通拓展出海业务等等。
至于校招,腾讯的校招特征是进来之后,先在一个“大熔炉”里体验所有业务,之后才可能会被分到具体的业务线。在校招岗位描述中,也并没有对具体业务类型进行限制。
292个应届、实习及青云计划岗位中,有60个岗位命中“视频”关键字,但是点进去看之后,我们只能找到8个岗位可能与腾讯视频业务相关,比如“(文学策划类和短视频直播动漫类)内容策划”等。
在24个社招岗位中,4个位于深圳,全部为技术岗,其余在北京。校招除北京及北京/广州各一个外,其余未指定地点,均为远程面试。
在北京,腾讯视频的一部分办公地点在西北旺的集团园区,但同时也在建外CBD中心区的三星大厦租用了几层,与总台(央视)、北京电视台等比邻而居,也靠近中传校园,及四惠的一大片影视产业园区(以及位于大望路的娱乐资本论)。
按工作经验划分,要求1、2、3、5年以上经验的岗位数量依次为:5、1、14、4个。其中技术岗除“多模态算法负责人”要求5年以上经验外,占据了所有的1-2年经验位置。这说明目前在招的内容、产品类职位都是直接要求业界老人。
河豚君也曾深度梳理腾讯视频20+剧集制作团队,他们业已建立起了成熟的工作室体系,对人才“熟手”的需求可见一斑。
与爱奇艺、优酷不同,这些岗位描述中都出现了对期望工作状态和未来愿景的描绘。"能力"(25次)、"项目"(24次)、"产品"、"内容"、"团队"(22次)等词汇的高频出现,表明腾讯视频特别重视应聘者的综合能力、项目经验和团队协作能力,期待找到的都是“复合型人才”。
腾讯视频目前最主要的招聘需求集中于制片人,即使对于其它平台都在大力跟进的AI影视项目,也采取制片人制,招募短片导演、后期等开展创作。
公司对AIGC创作工具的探索仍处于初期调研阶段,为此招聘一位产品经理,来看看该如何切入。其它体现在招聘中的领域还包括横屏及竖屏微短剧、少儿节目,以及常规的综艺商业化等。
短剧:横竖屏“两手抓”
2024年,腾讯视频四个季度的付费会员数分别是1.17亿、1.16亿、1.16亿和1.13亿。截至今年夏天,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又升回到1.17亿。在会员数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提升内容质量成为关键策略。
2025年6月11日,腾讯PCG在线视频业务单元(OVBU)宣布设立“执行委员会”,由孙忠怀、王娟、马延琨组成。
在上视节期间的2025腾讯视频影视年度发布会上,管理层组织变革后首次集体亮相。腾讯视频COO马延琨将内容划分为横屏剧与竖屏剧,而不是传统的长、短剧。数据显示,在周剧集消费时长1小时以上的用户中,横屏剧主导的占39%,竖屏剧主导的23%,双栖的38%。
马延琨认为,从用户反馈来看,看横屏剧就像是“品大餐”,更有深度和代入感,投入时间较长,观众对横屏剧的品质要求也更高。而看竖屏剧更像是“吃快餐”,追求的是爽、即时满足,观众对竖屏剧的容忍度也更高。
腾讯视频未来将在持续投入横屏剧的同时,动态增加对竖屏剧的投入。孙忠怀表示,“我们谨慎选择了尝试为付费用户提供精品竖屏剧免费观看,而不是去‘卷’低俗恶俗、低质量、大量重复题材的红海。”
本次娱乐资本论获取的岗位信息中,同时包含一位“横屏短剧制片人”和一位“竖屏微短剧制片人”,是上述策略的实际体现。横屏短剧类型也必然涉及上电视大屏的可能。
横屏短剧制片人需要日常策划选题,参与创作讨论,审读剧本,做好项目开发和储备工作,“研究热播剧成功要素及市场趋势,研判市场方向”,并且要把控重点项目策划、剧本、码盘、筹备、拍摄、后期等全流程落地执行,确保项目保质保量上线。
该岗位要求戏剧影视文学、影视制片管理等科班出身——这是为了具备剧本评估能力,与此同时爱奇艺的编剧要求则放宽到大专;同时,制片人要了解行业趋势和年轻观众需求,“能够把握公众关注热点”,且“拥有剧集爆款案例,且有行业资源积累的优先”。竖屏微短剧制片人职位要求基本一致,同样需要“拥有竖屏剧爆款案例3部及以上,且有行业资源积累”。实际上,行业内能满足带案例投简历这个要求的人并不算太多。
腾讯视频横屏短剧合作策略(节选)
腾讯视频的核心考核指标,包括高热度值、高完播率、高口碑度及投入产出比。马延琨说腾讯视频已经建立起对内容“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二元评估体系”。她还强调“会秉持正直价值观,无论是产品的外显数据,还是开放给合作伙伴的后台数据,均为平台真实数据”。
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全市场横屏剧预计600-700部,总时长7500小时,腾讯视频以300部、3300小时的规模,实现了45%的市场覆盖率;竖屏剧领域全网预计产出4万部,时长5万小时,腾讯视频覆盖2万部,时长2.5万小时,覆盖率达到50%。
AI:以短片作为突破口
“当今市场上可见的最大变量是两个,一个是竖屏剧后续如何与长视频平台共舞,另外一个就是AI会怎样改变内容生产和消费。”
孙忠怀在上视节发布会上表示:
“针对AI生成的影视内容,全行业都处于黎明之际,远谈不上商业模式,更谈不上赢家输家。我目前的想法,是保持积极观察和尝试,努力的方向是有朝一日可以实现主要由AI驱动来生成具有艺术价值的专业内容,比如短片、番剧、电影等。”
2024年,腾讯视频曾披露数据,其创作号已有50%以上的短番创作者是借助AI生产的。娱乐资本论发现在目前社招职位中,也有一些AI向岗位体现了上面提到的需求方向。
一位“AI技术制片人”要求统筹AIGC影视项目全流程,包括脚本、美术风格、素材生成、剪辑合成、配乐、配音等各个环节;并整合影视创作工作流,参与相关工具建设及落地。
该职位对AI工具的要求极高:日常熟练使用大模型,掌握国内外图片、视频、音频生成模型与工具等,要“善于调度大语言模型及多模态能力,能够提出结构性创意、生成脚本与镜头语言方案”。
更聚焦于作品产出的职位是“AI影视技术导演”,这一职位主导AIGC短片项目全流程,包括剧本/分镜梳理、美术风格设定、图像/视频生成、节奏剪辑、动效整合、配音配乐与成片输出。
应聘者需要熟练使用Runway、Veo3、可灵、即梦、Pika等模型,掌握MJ和SD,了解Suno、Udio等音乐工具。而且,还要“有具名创作经验,参与或主导过AI短片、动画、MV、广告等生成式AI为主的作品”,带链接投简历。
这类新物种因为AI作图和视频生成工具的发展而萌芽。娱乐资本论长期关注“故事接龙”等创作社区的成员们,他们使用专业AI视频能力,往来于各种行业及企业主办的创作比赛中,充当“赏金猎人”。在我们之前的报道中,他们分享了自己会用哪款视频模型来做哪方面的任务,以及在模型使用方面的投入产出比等重要的资料。不知道其中谁会对腾讯视频抛来的橄榄枝感兴趣。
腾讯视频去年也曾办赛
今年2月,腾讯在线视频智能创作与内容平台部总经理刘羽表示,AIGC参与了创意开发、剧本分析、视觉预演、拍摄制作、后期制作、营销宣发等核心环节,覆盖影视制作的前、中、后期。用他们的话讲,AI已成为影视行业的“超级创意伙伴”。
在《梦花廷》初期选角时,AI基于艺人形象快速生成概设结果,直观呈现角色的视觉形象,提升了项目的沟通效率。AI对《斗罗大陆》法阵效果图的画师草图上色、丰富图片细节等,制作周期从传统的2周缩短至3天。
腾讯视频研发了一套在线风格化转绘引擎ZenRender,在项目前期可快速、低成本尝试多种画风,在制作后期还能大规模风格化输出,确保风格一致性与画面稳定。另一款基于影视行业知识训练的AI视觉预演工具,可以基于剧本生成3D场景中的分镜预演。
本次我们看到一个“AIGC创作工具产品策划”岗位,要求具备产品策划和商业化思维,会结合上面一些AI编导的具体需求,继续制作内部使用或分享到外部的AI工具。
2022年发布的腾讯智影,被一些创作者称为“剪映平替”
而不论是否使用AI赋能,“内容创作产品经理”岗位则要求有剧本杀/互动小说/游戏化叙事产品设计经验,或者参与过影视工业化工具(如番茄作家助手等)的设计与落地的优先。
在更偏技术的层面,一个“多模态算法负责人”职位负责腾讯视频多模态内容理解、特征相关算法研发和素材生产,智能剪辑等产品落地。这个职位跟其它AI研究者类似,要求顶会论文等条件,将在深圳工作。
此外,多个非技术岗位如“内容创作产品经理”也提到了对AI工具的使用要求。其它的技术类岗位还包括“虚拟拍摄UE引擎研发工程师”和“爱玩游戏前端开发工程师”,爱玩游戏是腾讯视频App内的小游戏入口。
内容及IP:过紧日子
腾讯视频CCO(首席内容官)王娟在前述发布会提到,当前整个行业备案项目和开机项目数量较去年同期呈下降趋势,投资减弱让不少人陷入迷茫。平台数据也显示,上半年播出项目中,大量B级项目和低效A级项目减少,头部精品内容数量反而有所提升。
“虽然项目总量在变少,但是精品需求永远在。那些匠心打磨、长线开发的项目,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关注更有创意、更有新意、更有价值的作品。”
娱乐资本论通过招聘岗位看到,腾讯视频对制作流程的顶层设计和标准化管理要求提得更高了。除了上面讲到短剧、AI剧制片人,腾讯也在动画和少儿品类,招聘制片人等管理岗。
管理的一大目标是“过紧日子”。“动画制片管理”岗位的职责是体系化风控与流程提效:搭建全流程制片管理体系,通过数据化平台建设,提升资产复用率,实现制作流程关键节点数字化覆盖。该岗位特别提到了严格资产回收、成本阈值监控等风控节点,构建质量成本对照体系和成本管理能力,甚至资产中能回收的部分都要复用,特别是数字资产标准化入库,降低重复开发成本。
该岗位要求“5–7年动画/影视制片管理经验,主导过2个以上动画番剧全流程项目,精通动画制作全环节,有管理体系搭建案例,例如成本模型/制片手册等”,大概是想招到类似“科幻妲己”郭帆导演的那种影视工业化特质。从这个岗位上看,不知道之前是否有动画项目在内部评估中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另外对“少儿动画制片人”和“综艺节目商业制片人”的岗位描述,也提到了比较强的变现能力要求。少儿动画需要挖掘新IP以及梳理IP长期规划。新的少儿IP在立项之初就应该考虑后续IP衍生品如何联动。综艺IP则需要将商业价值变现,挖掘IP有效资产,规划商业产品,制定售卖策略,实现IP商业价值最大化,构建可持续的营销生态。
腾讯视频招聘"IP授权拓展经理"等4个IP运营相关职位。通过这些岗位,我们可以看到其主抓动漫为主的IP及衍生品开发体系,目标将会完成IP权益体系搭建,设计IP商业化权益矩阵。
目前,动漫IP的分级权益框架(如基础授权、独家合作、定制化权益等)有待进一步确定;相关负责人还需要建立IP授权定价模型、权益收益模型,结合市场数据、IP热度、受众画像等因素动态调整权益价值,预测长期商业价值。

娱乐资本论
娱乐资本论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