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记者 谢鹏飞 通讯员 倪源君 李精丽
近年来,上街区司法局以“调解+”构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大调解格局,取得较好效果。
便民为先,调解组织全覆盖
上街区某小区居民来到社区调委员会反映问题,称所在小区物业在小区的地下车库出口设置的隔离桩十分不合理,给自己和其他居民的车辆出入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其所在社区的调委会秉承“便民为先”的宗旨,立即决定受理该纠纷,并迅速组织经验丰富的调解员展开调查和调解工作;通过充分的调查论证和积极调解,双方在调委会的主持下达成一致意见,及时解决了辖区群众的“当务之急”。
一直以来,上街区司法局着力于健全和完善区三级调委会组织,在全区6个乡镇(街道)、65个村(社区)全部设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全区人民调解员70余人、村居法律顾问20多名,并培养了400多名社区“法律明白人”,共同做好基层矛盾纠纷的预防、排查、化解工作,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矛盾不上交”。
“人民调解+”,力求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上街区司法局不断延伸矛盾化解工作触角,积极构建“调解+”工作格局。实行人民调解员下网格,及时了解辖区社情民意,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做实在日常工作中;在全区一镇五办的派出所派驻人民调解员,实现人民调解与公安警务处置相互衔接、有效融合。
2025年6月济源路辖区居民为“源源调解室”送来了表示感谢的锦旗。起因是今年春节过后,其与邻居产生冲突,由于事态趋于严重,遂报警处理。调解员与民警及时赶到,将双方请进济源路司法所的源源调解室,由司法所、律师、民警三方联合组织进行调解。由于双方矛盾较为复杂、积怨较深,先后组织开展了3轮联合调解才真正解决双方的矛盾纠纷。当事人有感于调解小组的耐心和专业,专程予以感谢。
这仅仅是济源路司法所“源源调解室”调解的诸多“警调联动”案例中的一件。一直以来,“源源调解室”积极与辖区派出所联动调解,通过承接化解派出所受理的民间纠纷和可调解的治安纠纷,努力做到既解“法结”又解“心结”,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调解练兵,专业化调解保平安
“根据《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在处理一起墙面渗水引发的邻里纠纷时,矿山街道调委会的人民调解员熟练地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法律条款,有法律作为依据和支撑,既安抚住一方当事人的情绪、又有效推进了案件的调解进度。
在基层人民调解队伍中,人民调解员并不一定“先天”具备法律专业知识。为提升人民调解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上街区司法局坚持落实人民调解员培训制度,通过司法所周例会等形式,组织驻所律师、村居法律顾问、优秀调解员等以互动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分享传授不同纠纷类型调解经验做法,以调解练兵,不断人民调解员业务能力和解纷水平。并通过每月研判分析会通报当月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持续确保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即得到有效化解,持续有效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正观上街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 上街区工作站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