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乘着老旧小区改造的东风,昔日灰头土脸的“老破小”纬五路41号院乘风破浪脱胎换骨为环境干净整洁、组织架构完整、居民团结和谐的“新楼院”。近两年,金水区花园路街道省水利厅社区扎实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工作,努力挖掘吸纳治理达人、社区能人,以创新实践寻求基层治理最优答案。
“好运哥”成名史,带动居民自治共建。“新楼院”有个响当当的“好运哥”——焦国栋。义务为楼院居民理发十余年,一到周末就在楼下吆喝“支摊儿”,特别是方便了楼院的独居高龄老人。在义务理发中,“好运哥”成了纬五路41号院的“活户籍 活地图”,谁家啥情况,他门儿清。从拆除楼院违建房屋到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从改善楼院居住条件加装天然气到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好运哥”积极主动跟随社区上门做居民工作,收集居民意见,监督施工队进度等。纬五路41号院改造工程刚一竣工,“好运哥”就带领居民志愿者成立平安家园巡逻队,完善楼院自治自管的团队建设,实现从“无人管”到“合力治”的完美蜕变。
“好运哥”喜提新职位,争当网格经营的好帮手。2023年,焦国栋担任纬五路41号院微网格长,重担在肩,任重道远。他努力争当网格的勤务兵,做到对责任网格的基本情况底数清、情况明,24小时在线配合社区支撑网格运转,帮助解决楼院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每日坚持打扫楼院环境卫生,巡查楼院安全隐患,上报处理小微事件,参与邻里调解等,他常说:“多参与社区网格服务,就能交到好运。”网格工作点多线长,千头万绪,光靠社区工作人员力量远远不够。正是有了微网格长的助力,从等靠要到主动干,从社区带领到居民自治,这一刻网格化基层治理形成了闭环。
“亲人式”服务,建立楼院“亲友团”。前几天郑州高温酷暑,闷热难耐,院里84岁的独居老人在家中感到头晕不舒服,两个女儿都在外地工作,只能独自去医院,正巧碰见下班回来的微网格长焦国栋,他马上带着老人到医院,跑上跑下预约检查,打印片子等。“这种情况经常发生,院里有好几户独居老人,他们去医院或者买个药啥的,只要他们吱声,我立马赶到。”焦国栋说道。夜里,焦国栋又及时给老人的女儿打去电话汇报情况,免得让孩子们担心。“我们这个院都是老邻居,大家常住一起就是个大家族,谁家有需要要帮忙,我随叫随到。”
在不断加强党建引领基层网格化治理的今天,省水利厅社区的每个楼院都有像“好运哥”一样的微网格长,他们正协助社区积极努力的探索基层微网格治理,以小小网格撬动大治理、托起大服务、释放大能量,共同织密充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生福祉网。
通讯员:王晋

花园红信
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街道办事处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