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夹起这碗过桥米线我想,旅途的背包装着自己未来多少,除了那座独木桥我还有梦想,于是我一直找一直找一直找。”
这是我大学毕业那年的秋天,听到的一首来自后弦的作品《过桥》,当时由于受到5.12重创及后续影响,整个成都及周边的演出娱乐市场几乎处于停摆状态,自己在投身灾后重建公益活动的同时,也在面临着工作上的艰难境地。好在苍天不负有心人,第二年五月,凭借自己创作演唱的《成都印象》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的舞台,并斩获总决赛第十一场的第一名。从那以后自己的音乐事业便打开了一扇新局面,演出邀约明显多于以前,同时也有不少词曲作者邀我合作创作作品去参加各类歌曲征集与评选活动。然而我发现,每一项创作评选活动,既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同时也有其难以预料与不可复制性。毕竟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奖,希望自己付出的创作心血与制作成本不会落空,然而最终揭榜的那一刻,只能听到少数上榜者的欣喜,而听不到多数落榜者的叹息。几次“名落孙山”过后,我不仅反思到音乐创作的根本意义,自己是否真的应该只是为了参评而创作?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后弦那首《过桥》里面的歌词写道的:“除了那座独木桥我还有梦想。”
那段时间自己在创作征集活动上青黄不接的同时,又遭遇了原创作品被侵权的一系列事件,先是作品《成都印象》的音频被广州某公司篡改署名并侵权上线无线彩铃基地兜售,紧接着自己获得著作权人授权的演唱作品《当家的人》被长治某药企私自篡改歌词并在五一劳动节电视主题晚会上公开播映。还有一首由自己作曲的作品在山东某地获得地方文化奖一等奖之后,作品报送者为了私吞奖金而销毁了原本属于我的那份获奖证明。
初涉创作之河时,我不过一心追逐着纯粹的旋律,并希望能够凭借创作结识一些朋友,何曾识得“版权”二字的重量?何曾有过一丝防备的心理?可正是这遭背弃的利刃,划开了自己那天真的茧壳,意外催生了对于版权意识的苏醒——那份被他人的私欲所销毁的作品获奖证书,恰是我蒙昧时期真正的毕业证。
也有一些业界同仁曾宽慰我,让我不要把这些问题往心里去,人要向前看,努力往上走,等自身足够强大了,自然就有能力去面对这些问题了。然而作为一名当事人,我深深地知道音乐创作就跟种庄稼是一个道理:坏虫恶草不除,好禾苗就不会有好收成,甚至从此一蹶不振都不是没有可能,因为在自然界中,当某个地方的生存环境不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时,强者会选择迁徙,弱者会选择停止生育。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强迫性重复”,意思是一个人反复经历的事件,就是他未完成的人生功课。自己所遭遇的这一系列事件,让我既看到了当时身为一名音乐创作者的弱势与无奈,同时也看到了自身在版权认知上的不足,于是开启了音乐版权知识方面的学习和钻研。
幸运的是当时我们成都市正在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市版权局不仅陆续开展了版权宣传周、本土原创作品的免费版权登记、还邀请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知识产权研究所所长张廷元教授、四川省律师协会第七、第八届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黄玲等一众业界权威专家,为全市创意行业人才开展了相关的知识产权培训工作,收获颇多,尤其是张廷元教授讲到的“版权四度”——长度、高度、宽度、强度,更是深深地烙在了自己的心中,这套理论以知识产权的角度,将原创作品的四个维度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了权利人的面前,为作品版权保护与各项权利开发指出了方向。
以下内容是当时的培训笔记:
一.作品的长度(作者终身+逝后五十年)
二.作品的高度:原创性和独创性。
三.作品的宽度(精神权利和物质权利):1.发表权,2.署名权,3.修改权,4.保护作品完整权,5.复制权,6.发行权,7.出租权,8.展览权,9.表演权,10.放映权,11.广播权,12.信息网络传播权,13.摄制权,14.改编权,15.翻译权,16.汇编权。
四.作品的强度:版权行政干预和版权司法保障。
正是从以上这份“版权四度”当中,让我看到了音乐创作的未来,远不止是为了赢得奖项的光环与业界专家评委们的认可。当我们将目光投向版权保护体系的核心——“作品的宽度”,一条更宽广、更具自主性的创作出路便豁然开朗。音乐的生命,本不该被一座独木桥所定义,与其困守评奖的独木桥,不如在数字文明与体验型经济的浪潮中,主动理解、策略性运用这十六项权利,在创作者脚下架设起“千桥万路”。
往后余生,愿自己能够在“千桥万路”上迈开脚步,将作品版权的宽度转化为创作的自由度与生存的韧度。让每一次“夹起过桥米线”的瞬间,都能成为回望创作旅程时,品味人生百味的欣慰时刻——那里有无数座桥,桥头有星光,桥上有知音,桥下是版权法理与市场规律共同支撑的奔涌长河。(文/赵迎)
作者简介
赵迎:青年歌手、作曲家,音乐之旅新媒体矩阵创始人、中国创意产业版权价值开发协作联盟版权经纪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理事、成都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团委员、成都市文艺两新联合会理事,四川省文联首届“百家推优工程”优秀文艺家奖获得者、中央电视台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获奖者、第五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金慧奖”最佳创意作品奖获得者。代表作品有:《易经序曲》《心密码》《风中的行者》《成都印象》等。

音乐之旅
音乐之旅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