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赛道上,江苏银行正以体系化创新重构金融服务逻辑。从主动授信的智慧化探索到科创生态的全链条构建,从外贸保障的精准施策到民营经济的活力激发,这家银行正通过机制革新与模式突破,将金融"活水"精准导入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

从"坐等上门"到"主动画像"

传统信贷模式的突破,始于服务理念的根本转变。江苏银行通过数字技术搭建的"对接热力图",让4万余户企业感受到金融服务的"温度"与"速度"。这套智能系统按片区、分网格自动分配走访任务,配合主动邀约、模拟审批等工具,将被动等待转为主动对接,使企业需求响应时效提升近40%。

在续贷服务领域,无还本续贷的智慧化升级更具突破性。通过提前识别符合条件的企业并启动预审流程,实现续贷业务"无缝衔接",目前已累计为超万家企业节省转贷成本超15亿元。而针对产业链特性打造的53个产业服务方案,让金融服务不再是标准化产品的简单输出,而是深度嵌入产业肌理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构建民营经济成长沃土

民营企业的活力激发,需要金融服务的"精准滴灌"。江苏银行通过分层施策,为不同规模民企定制服务方案:对龙头企业强化产业链协同支持,对腰部企业加大技术改造信贷投放,对小微企业优化信用贷款审批流程,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

苏银e链"1+3+X"体系的推出,让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享受到全流程线上化融资服务。而"设备更新贷"的广泛应用,正助力数千家制造企业完成生产线升级,仅今年前五月就带动设备投资超200亿元。在机制层面,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同等对待"原则,通过考核体系重构落到实处,让公平融资的理念转化为具体服务效能。

筑牢外贸企业发展后盾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江苏银行的"双十"举措为外贸企业撑起"保护伞"。三级行动专班的快速响应机制,实现了"一企一策"的精准服务:对临时周转困难企业,通过转续贷工具维持资金链稳定;对重点出口企业,创新"贷款+保险"组合模式开拓新兴市场;"苏贸担"等标准化产品的推出,更是让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门槛降低30%以上。

政银保的深度协同构建起风险共担机制。通过与商务部门、中国信保的合作,银行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可感知的融资支持,仅"苏贸贷"一项就已为超500家外贸企业提供授信超80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有单不敢接"的困境。

激活科创企业成长基因

科创金融的突破,在于跳出传统信贷思维。江苏银行在全国首创的"成果转化贷",为高校技术转移项目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已助力30余项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集萃贷"则通过科研资金监管、孵化企业培育等一揽子服务,成为产研院创新成果落地的"助推器"。

在资本市场与信贷市场的联动上,全国首批科创债的成功发行,打开了科技企业直接融资新通道。而"认股权贷款"模式的试点,通过"银行+创投"的协同机制,既解决了科创企业轻资产融资难题,又分享了企业成长收益,目前已为12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入发展资金。

从机制创新到生态构建,江苏银行正以金融服务的"供给侧改革",为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这种从"服务可及"到"价值共创"的转变,不仅是一家银行的转型探索,更折射出金融与实体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