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个人活着怎么算通,怎么算不通?一个人如果活着不通,他就会痛苦,他也会给周围人带来痛苦。读书人尤其如此。读书人如果没有读通,没有做好学问,他的不通给周围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说,对他自己,也会有病苦、老苦,甚至短命,或死于非命。我第一次直面这个问题,是看到经学大家毓鋆先生批评王国维,说他学问没做到家,所以生命力不够强健,受不了外界的刺激而投湖自尽。王国维的自杀在我们心中几乎都是正面的评价,看到毓鋆这个角度我才理解生命力、生命能量的问题。有人马上会想到鲁迅,他偏激,总是有深刻的片面,所以也走得早了。还有王勃、李贺,也是天才,但都是短命的天才。所以活得健康长寿,应该是理解一个人是否通泰通达的尺度。像我们当代的一些哲人,都是坐九秩而望百的高寿,余英时先生更是90多岁时在睡梦中离世的,有一个老太太听说后脱口而出,他真有福气,这些人被称为学贯中西的大儒、通儒,当之无愧。

余英时(1930年1月22日-2021年8月1日)

人生何以谓通,何以谓不通?苟生而不通,则自陷苦痛,亦贻害于周遭。士人尤甚。若读书未通,学问未成,其不通之害,不惟累及他人,己身亦必遭疾厄、衰朽之苦,甚或夭殇,横死非命。余初悟此理,见经学大家毓鋆先生评王静安,谓其学未至境,故生机不健,不堪外激而自沉。静安之死,世多誉之,及观毓鋆之言,乃知生命气象之重。或遽思鲁迅,其性偏激,见解深刻而失之片面,故亦早逝。若王子安、李长吉之俦,虽才华天纵,俱为短寿之英。是故康宁寿考,可为察人通达之尺度。当世哲人,若坐九秩而期颐者,如余英时先生,年逾九十寝中而逝,有妪闻之叹曰:“真福德人也!”此辈学贯中西,称大儒通儒,诚无愧矣。
02

是非对错之间的距离有多大?是非对错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古往今来,绝大多数人都以为它们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但事实上,它们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人们以为分清它们就相当于分清了天使和魔鬼,或者分清了“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革命或价值认同上的首要问题。中国文化也有这类区分,比如忠和奸,善与恶,君子与小人,等等;但我们中国文化的高明境界如老子、孔子、庄子等人对价值判断要深刻得多。庄子明确说,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孔子为此提中庸之道,明确道极高明而近中庸。用孟子的一个比喻,那些站队划线的人就相当于五十步笑百步。遗憾的是,在现实中,人们就是为这样的一点差异贴标签,甚至打打杀杀。比如几十年前人们就争论雇人帮忙算不算剥削人,最后的结论是雇几个人帮忙不算剥削,雇十来个人就不算剥削,用现在的话说,不算割韭菜。还有人们表态说,今年亩产多少斤,有人说一千斤,有人说八百斤,说八百斤的人就被批判说是保守主义,右派;结果到年底亩产只有四百斤,他们都没有右,他们都左了,关键是他们活着的意义就是在表态站队。想想我们人类的资源都消耗在这样的表态站队中去了,让人更觉得庄子等人太了不起了。

是非之辨,相去几何?其本相关系若何?古往今来,众庶皆视若冰炭。然实则毫厘之别耳。世人剖判之,若析天使与恶魔,或究“孰友孰敌”之革命大义。华夏亦有忠奸、善恶、君子小人之辨。然至道如老、孔、庄者,其识见尤邃。庄生明言:“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仲尼倡中庸之道,曰“极高明而道中庸”。孟子譬之曰:“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嗟乎!世人竟为微别而标签相攻,甚或干戈相向。譬若昔年争论:雇工助耕可谓剥削否?终议“雇三五人非剥削,十数人则非”——今语谓“非割韭也”。又若议岁收,或言亩产千斤,或言八百斤。言八百者即被斥为“保守右党”。及岁终实收仅四百斤,始知二者俱左。其人生意义,竟在站队表态。念天下资财尽耗于此等虚争,益觉庄生之流卓绝千古。
03

过去几十年的男女问题让很多人意识到了严重性,今天年轻男女的不婚不恋不育就是其中的后果之一。有些人说,男女问题在于革命的20世纪推行所谓的平等,表面上的男女平等带来了更深刻更撕裂的不平等。有人就说,过去几十年似乎是阴盛阳衰, 实际上是阳盛阴衰, 把女生都变成女汉子, 跟男性一样打拼,结果就是现在所谓的中性化、无性化或性别多元。一中医朋友说,这个症状不是阳亢,是阴阳两虚。

近世男女之弊,识者咸忧。今之青年不婚不恋不育,即其果也。或谓症结在廿世纪革命倡“平等”之名,貌合而神离,反致深裂。或曰:观数十年状若“阴盛阳衰”,实乃“阳亢阴亏”——驱女子为“木兰之质”,效男儿搏命,遂成今世所谓中性、无性、性类淆乱之象。有中医友断曰:“此非阳亢,实乃阴阳两虚之候。”
04

全世界的活都由我们包圆后又如何?有人说,我们中国人的勤劳程度,连以勤奋著称的日本人都觉得不可思议,遥遥领先四个字当之无愧。就以地铁一项,中国在全世界建的地铁列举一下: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地铁,伊朗德黑兰地铁,泰国曼谷地铁,菲律宾马尼拉地铁,马来西亚吉隆坡地铁,新加坡地铁,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地铁,越南河内地铁, 老挝万象地铁,孟加拉国达卡地铁,巴基斯坦卡拉奇地铁,斯里兰卡科伦坡地铁,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地铁,哈萨克斯坦努尔苏丹地铁,阿塞拜疆巴库地铁埃及开罗地铁,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地铁,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地铁, 突尼斯突尼斯地铁,匈牙利布达佩斯地铁,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地铁,俄罗斯莫斯科地铁, 以色列特拉维夫轻轨红线,委内瑞拉加拉加斯地铁,墨西哥墨西哥城地铁,巴西圣保罗地铁,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地铁,澳大利亚悉尼地铁,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深度达200米的朝鲜平壤地铁。还有人说,中国人把全世界的活包圆了,从1862年建贯通全美的大西洋铁路开始,公路、桥梁、港口、机场、水电站,干遍了全世界。很多人还是觉得“践行”不够,要多实践。但践行的结果呢?是老百姓不富裕,我们在世界上的朋友并不多。

纵包举天下之工,复何益哉?或云:华夏之勤,虽以勤著之东瀛亦惊为绝伦,“遥遥领先”诚非虚誉。仅以地铁一项,遍筑寰宇:突厥之伊斯坦堡、波斯之德黑兰、暹罗之曼谷、吕宋之马尼拉、马来亚之吉隆坡、星洲、爪哇之巴达维亚、安南之河内、寮国之永珍、孟加拉之达卡、天竺之卡拉奇、锡兰之可伦坡、月即别之塔什干、哈萨克之努尔苏丹、阿塞拜疆之巴库、埃及之开罗、阿比西尼亚之亚的斯亚贝巴、摩洛哥之卡萨布兰卡、突尼斯、匈牙利之布达佩斯、塞国之比尔格莱、露西亚之莫斯科、以色列之特拉维夫红线轻轨、委内瑞拉之加拉加斯、墨西哥之墨西哥城、巴西之圣保罗、阿根廷之布宜诺斯艾利斯、澳洲之雪梨、哥伦比亚之波哥大,乃至朝鲜平壤地下二百丈之轨道。复有言:自同治元年筑横贯花旗国之大西洋铁路始,华工营桥梁、港埠、机场、水电于四海。然众犹谓“践行未足”,当益加厉。然其所成者何?百姓未富,友邦寥寥。
05

西方思想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跟我们格格不入吗?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严复在了解西方文化后,认为西方思想中最重要的成果是他们对“群己权界”非常清楚,中文词语里有一个词“自由”大概可以对应。密尔的书《论自由》就让严复翻译成《群己权界论》。密尔反复强调的一个论点是:个人自由本身就是好的,就是目的,是人类幸福不可缺少的因素,它使得人类的生活丰富多样,生气勃勃。他的名言是:“一个人自己规划其存在的方式总是最好的,不是因为这方式本身算最好,而是因为这是他自己的方式。”但很多中国人不理解这句话,因为我们都认为一个人的存在方式跟父母亲友有关,跟天地有关。

严复和他的《群己权界论》

泰西要义,果与我扞格乎?近世启蒙哲人严复,察西学之后,谓其精要在明“群己权界”。汉文“自由”二字略可当之。故严氏译弥尔《自由论》为《群己权界论》。弥尔力倡:个人自由,其本身即为善、即为目的,乃人世福祉之本,使生民之世丰茂蕃昌。其名言曰:“人自择立身之道,恒为至善。非以其道善,乃因其为己之道也。”然华夏之士多未解此义,盖吾人向谓立身之道系于父母亲友,通乎天地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