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者不多,“意外”却不时出现!索须河河道水深湿滑,垂钓、露营多加小心!
郑报全媒体记者 汪永森 实习生 刘硕珅/文 周甬/图
夏去秋来,暑热仍未退去,索须河畔的柳荫下,河岸桥边的浅水中,扎堆垂钓的人群和嬉戏玩闹的孩子,让人感受到古老大运河在绿城的生机和魅力!
不过,湿滑的斜坡、河底的水草,让看似平静的水面隐藏着“重重杀机”!8月12日,本报联合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对索须河水域进行现场探访,提醒暑期无论游泳还是休闲娱乐,一定要远离野外水域!
现场
平静河面隐藏“致命危机”
索须河是淮河流域贾鲁河水系季节性河流,由索河与须水河在郑州中原区岔河村交汇形成,全长23.14公里,流经惠济区、中原区等地,为郑州市西北部主要泄洪河道。其前身为战国鸿沟水道,隋代成为大运河通济渠枢纽段,现存惠济长桥、隋堤烟柳等运河景观,2014年随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夏去秋来,暑热却未退去,中州大道索须河大桥两侧,垂钓爱好者和亲子人群在河畔垂柳下享受着清凉,他们和流淌的河水之间不足两米距离,大桥之下有顽皮的孩子跳入水中捕捉游鱼,嬉戏玩闹的声音不时传出。
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队员兰慧峰说,索须河和市内其他水域不同,河畔野趣深受城区北侧的居民喜爱,是市内知名的垂钓、露营者扎堆的地方,“尤其是春秋两季,露营的人特别多”。
“露营的时候,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玩,不少家长习惯聚在一起打牌聊天,对孩子的看管也就放松了,孩子自己在河边玩最容易出危险。”他说,索须河为原生态河流,秋季河水和垂柳相映成景,游人最易沉醉期间,也容易忽略河道复杂环境中隐藏的“致命危机”。
探查
双“V”字形河道水深湿滑
在中州大道索须河大桥东侧水域,兰慧峰由南岸入水探查河道情况。他向北走了约2米距离,脚下打滑身体倾斜向水中沉去,惊险一幕也引得岸边柳荫下垂钓者的惊呼,直到看到他在水中稳住身形,岸边才有恢复了宁静。
“边上也就几十公分,中间大概有四五米深,往前走身体猛地往下降!”他介绍,索须河两岸没有做护坡,水岸相接处的斜坡十分湿滑,临水活动一不小心就有失足落水的可能,河道则呈双“V”字构造,入水时有约2米的缓“V”字的区域,但往里约3米就进入深“V”区域,部分区域水深甚至超过了7米。
除了湿滑的水边和水深带来的威胁,河底缠绕的水草也可能对落水者带来麻烦,而河中生长的蝌蚪、小鱼、小虾,经常引来孩子们手持渔网,在水边或入水追逐捕捉,此时稍不注意就可能划到深水区。
除了看似平静的河道,索须河新庄村橡胶坝、李西河村橡胶坝、中州大道下游橡胶坝、常庄钢板闸、赵兰庄钢板闸、七堡村钢板闸也被惠济区农业农村局列为高风险区域。兰慧峰表示,橡胶坝上端的水比较深,下边的滚水坝是河道中危险系数较高的区域,“如果人不小心被卷入,很难脱困”。
讲述
“意外”一不小心酿成悲剧
与黄河、贾鲁河及尖岗水库不同的是,索须河中鲜有游泳人群出现,因主动下水游泳遇险或溺亡的情况很少出现。不过,夏秋季节高温时段,河道之中仍有溺水情况出现,这样的意外也更值得家长和市民们重视。
兰慧峰讲述,索须河自然环境较好,夏季水中鱼虾等生物丰富,但河沿斜坡长满青苔,儿童嬉闹时可能跌入深水区遭遇危险,河畔钓鱼者因鱼儿咬钩而兴奋追杆,情绪激动之下“失足”滑入水中,导致溺亡事故的出现。
“基本都不是故意去游的!还有光注意脚下,不注意头上的,这些都是意外!”他表示,在索须河赵兰庄水域,垂钓者只注意水中是否有鱼咬钩,却忽略了头顶的高压线,甩杆时鱼线触碰高压线导致意外出现。
2021年6月,索须河丰硕街河段,3名二十多岁的青年遛狗时不幸溺亡,而未意料到斜坡危险可能是悲剧发生的原因之一。当时曾有网友称宠物狗陪伴在主人遗体旁让人感动,救援人员则认为主人是为拉出在河中洗澡的宠物狗,才不慎滑落深水区域。
提醒
木棍钓鱼竿都是“救命神器”
每年暑期,因野泳、垂钓、戏水引发的悲剧屡见不鲜——水域底部的暗礁、突然变化的水流、隐藏的淤泥漩涡,甚至看似平静的沉砂池,都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隐形杀手”。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提醒大家,暑期无论游泳还是休闲娱乐,一定要注意远离野外水域!
索须河是一条自然河道,两侧的水草和淤泥比较多,雨季到来很多地方会非常潮湿,离岸太近很有可能滑到水里面。兰慧峰希望家长带着孩子到河边露营或玩耍时,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贸然下水。
他表示,虽然网络视频有很多自救“妙招”,但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入水时的慌乱会让自救成为一句空话,最好的自救方式是远离危险!家长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承担起教育和监管孩子的责任,多向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的避险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发生。
“发现有人落水,要及时抛投可以漂浮的物体,比如木桩、木棍、长竹竿,或用塑料袋包上几个空饮料瓶,钓鱼人用的鱼竿也是救命神器!” 他提醒,拖带溺水者上岸时,一定要选取正确的姿势,“把重心降低,甚至可以趴到地面上,再把人往上拽,防止把岸上的人拽到水里,出现更多人落水溺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