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前攥紧拳头时,后槽牙不知不觉咬得发酸;看恐怖片尖叫的瞬间,牙齿都像被施了魔法般紧紧咬合……你有没有发现,紧张时咬牙这件事,几乎是刻在DNA里的本能反应?

其实,这是身体启动了一套古老的生存机制,当大脑感知到压力时,牙齿会默默帮你分担着看不见的情绪负荷。

牙齿:被低估的“情绪宣泄口”

从进化角度看,人类的牙齿从来不只是咀嚼工具。原始人面对猛兽时,会下意识咬紧牙关准备搏斗或逃跑,这种“战斗姿态”能瞬间提升全身肌肉张力。如今虽然不用赤手空拳对抗野兽,但这套应激反应被完整保留下来:压力激素飙升时,咀嚼肌会条件反射般收缩,牙齿便成了力量的“支点”。

长期“硬扛”,牙齿也会“累”

偶尔咬牙是身体的自然调节,但如果长期让牙齿“负重前行”,麻烦可能悄悄找上门:

牙齿磨损:夜间无意识咬牙时,咬合力能达到正常咀嚼的数倍,时间久了牙釉质会被磨出沟壑,遇冷热酸甜就敏感刺痛。

颞下颌关节紊乱:耳朵前方的关节反复承受过度压力,可能出现张口受限、关节弹响,甚至吃饭时脸颊隐隐作痛。

头痛连锁反应:咬肌持续紧张会牵扯太阳穴,很多人莫名头痛其实是牙齿在“报警”。

给牙齿“减负”,试试这几招!

1. 提高觉察力

意识到自己正在咬牙是改变的第一步。可以设置手机提醒,或在办公桌贴便签,提醒自己放松牙关。

2. 练习放松技巧

“嘴唇轻闭,牙齿微离”:保持嘴唇轻轻闭合,上下牙齿微微分开,这是颌骨最放松的状态。

深呼吸练习:紧张时做几次深呼吸,帮助全身放松,包括咬肌。

3. 使用咬合板

对于夜磨牙严重的人,可以定制咬合板,在睡眠时佩戴,保护牙齿。

4.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咬牙问题严重,建议咨询口腔医生或心理医生,可能需要专业干预。

小测试:你有咬牙习惯吗?

1.早上醒来时感到下巴酸痛?

2.经常被家人告知睡觉时磨牙?

3.专注时会把牙齿咬得咯咯响?

4.紧张时会不自觉地咬紧牙关?

5.经常感到太阳穴附近疼痛?

如果以上问题有2个以上回答“是”,你可能需要关注自己的咬牙习惯了!

医生简介:

王玉秀,主治医师,本科,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口腔医学院,国家级口腔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认证医师,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熟练掌握口腔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口腔美学修复,牙齿美白,桩冠,全冠的设计和治疗,牙体牙髓牙周的治疗。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郑州口腔

郑州市口腔医院官方正观号

+ 关注
查看更多文章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