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宇书法

前些年,书法媒体就“今楷”之说展开了讨论。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双方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提出了一些观点,这种争论是应该充分肯定的。而“今楷”的提出者就是旭宇先生。

关于“今楷”,我们暂且不论它的提法是否具有合理性,也不论它相对于我们认识中的楷书有多少联系。旭宇先生能够以一种新的书法理念来憧憬楷书的创作方向,是令人深思的。

旭宇书法

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传统艺术的复兴,书法也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从事、参与书法艺术探索与研究的人越来越多,发展速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书法艺术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

20多年过去了,书法转向多元化发展,人们在重视书法技法的同时,更加重视作品的形式感和表现性。在篆、隶、草、行、楷诸体的创作中,纸张的选择、颜色的搭配以及工艺化制作,已经成为一种风尚,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在表现手法上,楷书始终不能与其他书体相提并论。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楷书笔法相对丰富,一是楷书结体由于“唐法”的约束,很难打破人们业已形成的观念。所以在中国书协历年来所主办的各种展览、大赛的评选活动中,楷书作品无论是获奖,还是入选数量都在其他书体之后。当然,其中也不排除一些更深的原因。让人忧虑的是,目前参与楷书创作的人越来越少,而能将楷书写得稍有“品位”和特点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倘若我们从客观上看待这些问题,也就不难理解旭宇先生为何要提出“今楷”了。

旭宇先生不仅是“今楷”的倡导者,同时也是“今楷”的创作与探索者。他的楷书最早师法颜真卿,其对颜字的把握已达到了精熟的程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地发现,他的楷书在一步步地涉向“六朝碑版”,其楷书中所表现的颜字特征逐渐被淡化,随之强化的是“六朝碑版”中的一些元素,碑帖交融,古意更加醇厚。

碑帖结合是自民国以来,许多书家自觉或不自觉所选择的道路,魏碑自然、率意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为书家开拓了更加宽广的道路,影响至今不衰。

旭宇书法

旭宇先生的创作理念决定了他在楷书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他钟情于颜字,颜字端庄博大的气象已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的楷书无论怎么变化自始至终都不弃颜字的框架。除了弱化颜体笔画的特征之外,仍然保留着颜字的笔法特点。同时,他又博取“六朝碑版”中的意趣,使颜字严谨的笔法和多变的魏碑意趣相结合,而完成这两方面的最根本的手段是掺入行书的笔速,用一种较快的书写方式把楷书的灵动性、自然性、趣味性表达出来,从而赋予楷书新的鲜活力。

旭宇书法

旭宇先生的楷书还表现在字的品味上,他是一位诗人,诗人所具备的激情和境界是一般书家所不能达到的。因此,当我们体会到旭宇先生书作中所体现出的“简”的同时,也隐隐地感到他在创作时所涌动的激情。

创新是每位书家都在探索的道路,突破自我更是每位书家向往的目标。因此,我们反观旭宇先生所提出的“今楷”理念,应该说是对当代楷书的发展提出了一条可贵的思路。

旭宇书法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