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消息,温州市民徐女士在社交平台晒出的一条电信宽带“欠费催缴”短信引起不少网友的关注。短信显示,因欠费已逾期,徐女士身份证信用材料可能将无法购买高铁、机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影响子女求学、支付宝收付款使用等。

而据九派新闻消息,中国电信温州分公司工作人员对此称,“信息是营业厅发的。违约长期欠费、一直没有缴的话,会在个人名下留下征信记录的。”

但中国电信温州分公司办公室相关回应称,目前尚未将这部分内容纳入到征信中,“假如有欠费,只要把钱缴了,问题是不大的。短信主要起到善意提醒的作用,可能各个网点在操作过程中会有所不同。”

而据《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5年版)》,限制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措施,仅适用于法院认定但失信被执行人,即“老赖”。同时,“‘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确定必须基于相关法律法规,且经相关公共管理机构认定,一般企事业单位不具备相关职能”

而以“影响求学”“限制出行”等敏感话术向用户施压,则对信用工具的公然滥用和对社会诚信基石的侵蚀。同时,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混淆民事欠费与司法失信的界限。

值得注意的是,前两日中国电信也陷入相关舆论。据蓝鲸新闻消息,博主杨笑汝发文称中国电信借实名认证“贷款”,月租费变甜橙融租三年贷款。而中国电信这种一味注重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或将难以站在消费者角度去充分、清晰地推介业务,实现企业与消费者间的友好沟通。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