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记者 谢鹏飞 通讯员 李继云
近日,上街区济源路街道连心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竹香浮动,笑语盈盈。一场主题为“巧手承非遗,竹扇送清风”竹编扇手工体验活动,吸引了社区居民热情参与。
活动伊始,社区志愿者向居民们介绍了竹编扇这一传统工艺的文化背景,从《诗经》记载到文人雅趣,竹扇不仅是消暑良品,更是承载东方美学的文化符号。现场准备了充足的竹篾材料,居民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兴致盎然地开启了竹编体验。
教学环节,老师现场演示编织技法,灵巧的双手引导竹篾在经纬间穿梭。只见薄如蝉翼的竹篾在她指间灵巧翻飞,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渐渐幻化成精美的扇面图案,引得居民们赞叹连连。随后,在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和手把手示范下,大家纷纷动手体验。看似简单的“挑、压、穿、绕”,实则需要手眼协调与静心专注。从开始的生疏忙乱,到逐渐掌握要领,竹篾在指尖驯服流淌,一把把凝聚着个人心意与夏日期盼的竹扇雏形悄然诞生。活动现场灯影摇曳,竹篾飞舞,洋溢着专注而温馨的氛围,大家在一挑一压、经纬交织间,亲手触摸非遗技艺的温度,为炎炎夏日编织一缕指尖上的清凉。
“几十年没摸过竹篾了,这感觉真亲切!自己做的扇子,扇着风都觉得是甜的!”年过七旬的张奶奶边编织边感慨,仿佛回到了童年看长辈劳作的时光。带着孩子前来的李女士则表示:“这不仅是手工课,更是生动的传统文化课。孩子亲手编扇子,这份‘清凉’特别有意义。”现场还有几位年轻居民兴致盎然,直呼“解压又治愈”。一把小小的竹编扇,不仅成为实用的纳凉之物,更成为连接邻里情感、唤醒共同文化记忆的独特纽带,拉近了不同代际居民的距离。
竹扇摇动的清风,也将传统文化的种子吹进了居民心田。下一步,连心街社区社区将持续策划推出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文化传承活动,让非遗之花在居民身边常开常新,为社区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清流。

正观上街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 上街区工作站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