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下午,洛阳诗人朱怀金《词语织布机》诗集恳谈会在西安市隆重举行。恳谈会由陕西文学研究所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和洛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承办。恳谈会由陕西文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诗人、著名青年诗歌评论家陈啊妮担纲学术主持。来自西安市、以及宝鸡、渭南、延安、商洛和咸阳等地的第广龙、仝晓锋、峻刚行者、传凌云、李晓峰、空也静、路男、麦秸、白和平、缑晓晓、黄土层等30余位诗人、作家参加了恳谈会。
据悉,《词语织布机》是朱怀金出版的第六部诗集,诗集共分为“乌鸦喝水”“为什么是海马”“请问候劳鹤”“安魂曲”等六辑。收录了作者从2013年到2022年创作的近300首诗歌,时间跨度近十年。诗歌评论家、河南大学教授耿占春和青年评论家纳兰联手为本书作序,序言《语言的共和》从朱怀金的经验、词与物的关系、自然和社会的共生对话,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朱怀金的创作密码,探索与实验、语言的他者、思辨、反讽与悖论,一同构成了朱怀金诗歌的语义谱系。
在恳谈会上,诗歌评论家陈啊妮首先宣读了陕西文学研究所所长孙新峰的贺信。随后近三十几位诗人依次欢聚畅谈,从诗歌的意象、语言、修辞、结构、思想等深度又详细的做了研讨和交流。著名诗人、西安市作协副主席第广龙首先用一个轻松幽默的故事开场,指出“河南人很厉害,惹不起”。朱怀金的诗歌,总体上有着形而上的本质,又愿意向下扎根,打上了中原的、文化上的、地理上的印记。朱怀金身处中原,有些东西是自带的,是无法回避的。他的写作挑战难度,带有探险的意味,有较高的辨识度。著名诗人、西安交大教授和中央美院客座教授、电影导演仝晓锋从中西方文化与诗歌的融合,朱怀金诗歌的结构,每一首作品精妙的开篇和收尾,以及诗人个人独有的词语筛选机制等方面做了评述,指出“伟大的诗歌引领我们前行”,他的实验性和探索性是值得我们敬重的。诗人峻刚行者从三个方面对诗集做了细致的解读,“惊艳的跨度”“多通路的及物与真相”“诗歌突破的长短之辩”,当生命之孤独、生活与命运的痛,在指尖风化后的释然,用隐痛的“陶罐裂纹”进行了劝和。诗人传凌云评论道,他的诗句,犹如一双双擦过天空的翅膀,一行行坚定地踩在大地上的脚印遗痕,每一个微痕,每一个细节,细读都有深深的蕴涵和玄机,现代性诗歌技巧比比皆是,又遥通古典。
供稿单位 :陕西文学研究所

微观查
河南报业集团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