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至7月11日,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轻马七彩服务队深入东桑小学,以“启智润心、铸魂育人”为宗旨开展三下乡支教活动。从校地协同的启动仪式到涵盖文化、历史、红色教育的多元课程,再到饱含不舍的欢送仪式,服务队用七天的坚守 ,为乡村孩子们编织了一段兼具知识厚度与情感温度的成长记忆,更以校地合作实践书写了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校地联动启新篇 支教初心映乡野
7月5日,乡村振兴面对面暨“轻马七彩”支教启动仪式在杨集乡举行,为此次活动奠定了“校地协同、共育新苗”的基调。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杨集乡乡 政府围绕特色产业培育、乡村文化建设等乡村振兴核心议题深入交流,明确服务队将通过支教、调研、理论宣讲等形式,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我们希望以智力资源撬动乡村教育发展,让知识的种子在田野间生根发芽。”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马寒的致辞,道出了活动的初心,更坚定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信念。
文化启蒙筑根基 丝路国宝绘童心
7月6日,支教第一课—— 《丝绸之路的奇幻之旅》。 队员朱颖颖从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到驼铃声中的贸易往来,她用图片、视频与生动讲述,为孩子们展开一幅跨越千年的文明画卷。“原来丝绸之路上不仅有丝绸,还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看的!”孩子们瞪大双眼,在互动问答中迸发对世界的好奇。
为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感受丝绸之路的文化魅力,队员带领孩子们学习“梦回丝路”手势舞,灵动的手势演绎着古道传奇;下午的绘画创作,沙漠驼队、市集古道跃然纸上,稚嫩笔触里满是对远方的向往。随后《假如国宝会说话》课堂,金面罩铜人头像、四羊青铜方尊在拟人化自述中变得亲切,孩子们纷纷感叹:“原来老物件里藏着这么多故事!”
紧接着,队员李冰玉的民族服饰绘画课同样精彩。苗族银饰的璀璨、蒙古族长袍的豪迈通过画笔定格,孩子们在色彩中触摸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埋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
历史铸魂强信念 侠气丹心照山河
7月7日,支教第二课——《小小侠士成长记》。 队员李雨矾通过故事与动画引导孩子们思考“现代侠士”的品质:“善良是乐于助人,勇敢是直面困难,而智慧是保护自己再助人。”在“见义勇为与见义智为” 的讨论中,四年级学生吴相鹤的感悟令人动容:“帮助别人要先保证安全,我要做有勇有谋的小侠士。”红旗渠精神讲解环节,前辈们用十年修出“人工天河 ”,这就是新时代该传承的“侠气 ”。
为了纪念“七七事变”88周年,下午特开设课程——《卢沟烽火与民族觉醒》。队员李冰玉展示的老照片与短视频,将那段屈辱与抗争的历史娓娓道来,队员提议用歌声表达爱国之情,《歌唱祖国》的合唱声在教室中回荡。
红色传承续血脉 旗帜高扬引航向
7月8日的红色教育课程层层深入。队员李敏的《闪闪红星照我心》课堂上,英雄故事点燃孩子们的敬畏之情 :“英雄们为国牺牲是爱国,坚守承诺是诚信,挺身而出是担当。”当被问及 “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医生救死扶伤”“老师传授知识” 的答案写满梦想卡片,纯真字迹里藏着未来的憧憬。
下午的旗帜教育中,国旗、军旗、党旗的图案与意义被细致解读。“最大的星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刘奕乐同学的发现引来阵阵掌声。随后的国旗制作环节,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五角星贴在红纸上,每一个动作都充满虔诚,举起的国旗与稚嫩的手臂相映,爱国情怀在心中激荡。
使命担当育新苗 军魂队礼承星火
7月9日,红色基因的传承持续深化。队员黄欣然 的党史课堂上,“小萝卜头”在狱中渴望学习、传递情报的故事让孩子们动容。“希望这封信能变成一颗甜甜的糖,送到小萝卜头的手中。”吴帅武同学的信,是跨越时空的致敬。随后,队员带领孩子们庄重行少先队队礼,挺拔的身姿里,责任与使命悄然扎根。
下午的八一建军节主题课程,南昌起义的枪声、五大军种的风采通过多媒体呈现,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军人的崇敬。“我长大想当海军,保卫祖国的海疆!” 绘画创作中,红旗、军人、天安门跃然纸上,五彩画笔书写着对强盛祖国的向往。
全面成长护远航 笔墨诗韵润少年
7月10日,课程转向安全与身心成长。队员张可欣的安全教育课趣味十足,用卡通动画解析 用电、卫生、食品、防溺水知识,“遇人落水要呼救” 的动作模拟让孩子们印象深刻;“发霉的东西能吃吗?”的抢答互动,让安全常识入脑入心。心理健康课上,“快乐、愤怒、恐惧、悲伤”四种情绪被巧妙解读,“深呼吸调节”“主动倾诉”等技巧在情景模拟中掌握,孩子们学会做“情绪的小主人”。
下午,《书画最美汉字》课上,“仓颉造字 ”的典故揭开汉字起源,篆 、隶、楷、行 、草的演变展现书法之美。活动最后,队员带领学生朗诵 《少年中国说》,在“少年强 则国强 ”的诵读声里,充满新一代的朝气与力量。
弦歌不辍情未结 薪火相传向未来
在7月11日的汇演上,孩子们以诗朗诵抒发不舍,标准的少先队队礼致敬陪伴;《歌唱祖国》的合唱再次响起,旋律里满是成长的印记;《七律・长征》的豪迈吟诵,将红色情怀推向高潮。队员与孩子们相拥话别,手中的画作、自制的国旗成为最珍贵的礼物。
轻马七彩服务队驻村支教活动,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信念的播种。从丝路文明到民族文化,从历史记忆到红色传承,服务队以多元课程为东桑小学的孩子们打开了广阔世界,更通过校地合作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教育动能。正如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冯慧娟所言:“轻马七彩支教通过思想引领、教育帮扶和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同时锤炼青年责任担当,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学生双向成长。”(李雨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