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记者 谢鹏飞 通讯员 白煊 王燕
倒计时5天!这个端午,拒绝站队,也没盲从,不敷衍式过节,告别“程式化动作”,因为好好玩才是正经事儿!5月26日晚,上街区中心路街道颐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国风沙龙”强势来袭,大家穿霓裳、扮古妆,一站式解锁古典习俗的潮酷玩法,从旧传统里品出了新鲜味儿。
“与粽不童”学礼仪
古妆体验区,五位特邀妆造师齐上阵,执笔作画,为盛装而来的孩子们精心复原了盛唐额黄妆、晚唐桂叶眉和宋代花钿靥等妆面,“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花黄”“执起螺子黛 轻染远山眉”……古人的“美妆笔记”一下子就实像化了。
一旁的昱苏老师则化身“历史的讲述者”,以《礼记》《周礼》为引,领着大家一同走进中华传统礼仪的世界,探寻承载了华夏文明绵延千年的流量密码。天揖礼、时揖礼、土揖礼、万福礼……只见孩子们自信登台——或执团扇浅笑,或躬身拱手行礼,用最纯真的姿态诠释着“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的自信骄傲。
彩蛋“绘玩”点端阳
五月初五,可不仅仅只是分享美味的咸甜粽子、观看激烈的龙舟竞渡,瞧,亲手绘彩蛋直接把氛围感拉满!画彩蛋的习俗,原是寄托了古人禳灾祈福的美好心愿,如今,混沌未开的彩蛋代表了生命初始,寄寓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向往。蛋上作画的过程既有趣又超考验耐心,得先用铅笔轻轻在鸡蛋壳上勾勒出图案轮廓,仔细描绘成型后,再调和上色……孩子们意犹未尽的心思,都藏在了弄脏的小手和叽叽喳喳的分享欲里。
最激动人心的当属“斗蛋”环节,大家握着彩蛋或蹲或立,眯起眼睛瞄准“对手”,“啪”!蛋壳相击的清脆声响里一秒分出胜负,赢了的举着“战蛋”洋洋得意,输了的小伙伴抹把汗不服气地说:“改日再战!”
古韵艾草纳百福
古时,民间素有“悬艾草,插香蒲”的习俗,意为避邪驱毒,招纳百福,这是中国人用草木智慧写给初夏的深情家书。咱的仪式感当然也不能少,家长们纷纷上场,跟随老师的演示,学习“倒挂祈福束”的创意扎法:新鲜艾叶+菖蒲,配上葫芦、吊卡、香包、扫把,寓意无病、无灾、有趣、有盼。现场,大家暂别手机,轻触草叶间的粗糙纹理,感受丝线缠绕的指尖温度,在艾草的香气中,唤醒记忆里的端午味道,借传统节气为忙碌的职场生活充会儿电,对“安康”告个白。
社区共融串联,细品烟火人间。今后,颐苑社区将聚焦“一老一青一小”需求,解锁“全龄”特色服务,推动“花样”活动持续上新,让陌生邻里因志趣相聚,共享美食、游戏与欢乐,让传统节日成为城市里温暖的“文化客厅”。

正观上街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 上街区工作站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