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舒会侗 薛银安


5月21日,中牟新区晨阳路学校校园里上演了温暖一幕:三三班刘奕彤、六二班刘奕博、冉明宇、李雪宇文四名同学在课间发现一只“特殊客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纵纹腹小鸮(xiāo),并通过科学判断与及时行动,成功将其送归中牟县野生动物救助站。

当日上午课间,三三班刘奕彤与几位同学在校园绿化带玩耍时,突然发现灌木丛中蜷缩着一只羽毛蓬松的“小猫头鹰”,它的眼睛圆圆的,羽毛是棕褐色带斑纹,看起来有点虚弱,飞不起来。

六二班刘奕博立即联想到之前参加的保护野生动物讲座中,中牟新区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科的工作人员讲解的“河南常见野生保护动物”内容,从喙部特征、羽毛花纹到体型大小,与“纵纹腹小鸮”的描述高度吻合,意识到这可能是国家保护动物后,四名同学第一时间向班主任报告情况。

接到报告后,学校少先大队辅导员舒会桐与班主任罗冬珂迅速赶到现场。经初步观察,这只纵纹腹小鸮无明显外伤,但精神萎靡、行动迟缓,疑似因体力不支或初学飞行导致落单。为避免其受到二次伤害,老师们立即用盒子搭建临时“庇护所”,并联系中牟县野生动物救助站。      

半小时后,师生共同将这只纵纹腹小鸮送往救助站。经专业鉴定,确认该鸟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纵纹腹小鸮(幼鸟),推测是体力不足。“孩子们的及时发现和科学保护非常关键,若再晚几小时,可能会因饥饿或受其他动物攻击出现危险。”救助站工作人员称赞道。目前,小鸮已被带回救助站观察,待恢复体力后将放归自然。纵纹腹小鸮(xiāo)中牟新区晨阳路学校长期开展“生态小卫士”系列教育活动,通过自然科普讲座、动植物观察实践、保护动物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生命”的生态理念。此次学生的暖心行动,正是学校生态教育成果的鲜活体现。

舒会桐表示:“孩子们用善良与责任诠释了‘守护自然’的意义,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生态教育,让‘保护野生动物、共建和谐家园’的理念融入每个晨阳学子的日常。”从课本到实践,从知识到行动,晨阳学子用童心温暖了一只小鸮的生命,更用行动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写下了生动注脚。期待这份爱心能传递更远,让更多人加入到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列中来。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