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吗?牙齿也会“分叉”!

当牙医用探针轻触你的磨牙时,如果发现牙根之间藏着一条“隐秘通道”,那可能不是牙齿在“变形”,而是牙周健康亮起了红灯——根分叉病变,正在悄悄侵蚀你的牙齿根基。

今天就带大家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教你如何及时发现、科学应对。

牙齿“分叉”?原来它在“地下”搞事情!

如果把牙齿比作一棵树,牙根就是深埋地下的根系。但多根牙,比如磨牙的“根系”在地下会分叉,形成类似树根分叉的结构。当牙周炎的细菌突破牙龈防线,就会导致牙槽骨吸收、牙周膜破坏,最终侵入这些分叉区域时,形成“根分叉病变”。

和常见的蛀牙、牙龈出血不同,根分叉病变更像个“沉默杀手”。它早期几乎没有痛感,等你发现牙齿松动、吃东西总塞牙时,根分叉病变已让牙槽骨流失了大半,到时就只能忍痛拔牙。

为什么你的牙齿会“分叉”?

根分叉病变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细菌、解剖结构和咬合力共同“作案”的结果:

1.细菌“攻城”:

牙菌斑中的致病菌会顺着牙根表面“爬”进分叉区,而这里复杂的解剖结构让牙刷和牙线根本无法触及,成为细菌的“避难所”。

2.牙齿“先天不足”:

根分叉开口低:分叉处离牙龈越近,越容易被感染。

根面凹陷:磨牙颊侧根面常有天然凹陷,食物残渣和细菌极易滞留。

釉突:约40%的磨牙在分叉区有釉质突起,这里没有牙周膜保护,炎症会直接破坏骨组织。

3. 咬合“暴击”:

咬合力过大或方向异常,如夜磨牙会加速根分叉区牙槽骨吸收,就像用锤子不断敲击树根分叉处,导致“地基”崩塌。

牙齿“分叉”如何自查?

刷牙或咬硬物时,磨牙区是否突然酸痛?

用舌尖舔舐磨牙内侧,是否能感觉到“沟壑”或“凹陷”?

牙龈是否反复红肿、溢脓,甚至出现“黑三角”(牙缝变大)?

“拯救分叉牙”全攻略!

1.日常防护:把细菌“扼杀在摇篮里”

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刷牙,重点清洁牙龈与牙齿交界处。

牙线+冲牙器:牙刷刷不到的牙缝和根分叉处,用牙线或冲牙器定期清理,把食物残渣和细菌“一网打尽”。

定期洗牙:建议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清除牙结石。

2.专业治疗:分阶段“精准打击”

第一阶段:通过洗牙、龈下刮治等基础治疗,清除牙龈下的结石和细菌,控制牙龈炎症,阻止炎症扩散。对于严重松动、无法保留的牙齿,只能选择拔除。

第二阶段:采用翻瓣术,引导组织再生术,膜龈手术等方法,促进牙槽骨和牙周组织修复。

第三阶段:通过种植牙、活动假牙等方式修复缺牙,恢复咀嚼功能。

第四阶段:建议定期牙周复查。

医生简介:

张利平,副主任医师,硕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牙周科进修学习。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专科会员,河南省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专科委员。

擅长:牙龈炎、牙周炎等牙周常见病以及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包括牙龈出血、牙齿松动、口腔异味、牙龈增生、牙龈退缩、根分叉病变、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等;擅长牙周基础治疗、松牙固定术及软硬组织手术,包括翻瓣术、牙龈瘤切除术、牙冠延长术、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治疗牙龈退缩的膜龈手术等。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