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个小伙子问我名字的来历,为什么叫“莫言”?

我说我的原名的中间,就是一个“谟”字。按照中国古代的书写方法,从右往左,恰好就是“莫言”。

我想一个作家的笔名跟他的创作,会存在着一些很微妙的关系。一个人为什么要起笔名,这里面也有很深刻的心理原因。
你看鲁迅起了那么多的笔名(180多个)。
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最早使用的是原名。后来迟迟得不到发表,每次寄出去都是退稿。

那时候我在军队里边的一个战友就提醒我说,你这个名字不行,你换个名字,你看人家鲁迅、巴金,这名字多么响亮,多么干脆啊。你这个“管谟业”,人家编辑一看就很烦,就给你弄到一边去了。
后来我想,好,我起个笔名。

当然这个“莫言”里面,也包含了一些别的意思,按照字面理解就是不要说话。
我获得了诺贝尔奖之后,围绕着我这个笔名,也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玩笑,也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实际上起的时候也没想那么多。主要就是提醒自己,少说话多写作,少说话多干事。
我想这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的一种非常宝贵的人生的态度,少说多干,说的太多了,干的肯定就少。

最后给大家分享我近期的书法和摄影作品——
诚能通灵

潭柘寺里梅花开,

冬雪未融春已来。

季节轮回拦不住,

何须欢喜何须哀。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