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大环境下,很多单位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守卫郑州。郑州大午心理积极主动配合市妇联心理科普工作,并延伸服务领域,面向市民开放了专业的心理危机评估测评。同时结合企业特点提供复工复产的专业化建议。面向中小学提供学生心理健康筛查等专业细致的工作,赢得了社会上下的一直好评。以实际行动,用正统的心理学鼓励大家走出疫情阴霾,积极新生活!
解答的线上求助
“你问我答”
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处于重要关口,同时面临着灾后重建和疫情防控的双重任务。为帮助广大家庭成员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与心态,不因汛情疫情出现心理危机,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市妇联适时推出了多项心理援助举措,通过热线电话、线上交流和一对一服务等形式解答心理问题和提供心理服务,受到了广大妇女群众和家庭成员的一致好评。
现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整理公布,供广大家庭成员进行线上学习交流。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打赢抗疫救灾“心理战”,守护好家庭的平安和睦!
今日答疑老师:王雨青 郑州市妇联维权志愿者、郑州大午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心理咨询师
问题1|经历暴雨灾害,对未来出行存在担忧怎么办?
周女士:地铁是自己和家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在水灾发生当天恰好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没有出门,从而避开了出现事故的地铁五号线。即便如此,暴雨灾害发生后至今一直有后怕情绪,对于未来的出行存在担忧,总是会有一种不安,感到生命十分脆弱。
王雨青老师:这种反应属于应激状态后的正常反应,在一定的恢复缓和周期后,一些症状会逐渐消退。需要您正常地看待自己的情绪波动和紧张感,将其看做是自己情绪体验的一部分。
如果实在难以平静面对,可以尝试使用“保险箱技术”,这是一种将令人不安或者不愉快的经历搁置在一旁的想象方式。可以在脑海中尝试想象创建一个保险箱,把那些负面情绪具体化为一种物质,比如纸条、抹布、防洪袋,或者一段记忆录像等等。然后,把东西扔进去,关好门,检查一下是否牢固,您还可以在这个箱子周围再缠上一团胶布。最后,再想象一个非常安全,没有人可以找得到的地方,可以是一个车的后备箱,天上的某个云里,甚至是太阳里。把保险箱给放进去,然后离开。用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处理难以消化的情绪体验。
王雨青老师建议:郑州“7·20”洪灾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众的视线更多聚焦于暴雨灾害中心的亲历人员及其家属,但是在任何一场突发应急事件中,我们都可以把人群分为直接经历者与间接经历者,其中一些间接经历人员产生的恐慌情绪有时不亚于直接经历者,这与个体的人格特质与应激处理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此提醒心理援助人员,不可因为求助者没有直接处于事件中心而掉以轻心;也提醒求助者,不可认为自己没经历生死就没有资格寻求帮助,需要心理帮助就要勇敢地说出来。
问题 2|身处封控区域 感到十分焦虑怎么办?
韩女士:自己和老公孩子都在封控区域内,需要进行第三次核酸检测了,一想到检测的桌子、椅子和密集的人群排队,就会担心害怕被感染。并且看到网上以“毒圈”来描述封控区,自己就感到非常焦虑。
王雨青老师:我们要知道,每次的核酸检测都是进一步降低风险的过程,这一次与自己一同排队检测的人员会比上一次的更安全,因为他们都是通过了上一轮检测呈现阴性的居民。同理,下一次一同检测的居民也会比本次更安全,所以对于多轮检测,不应该只是从数字上感到恐慌,而应该从概率上放心。另一方面要相信医护的专业操作,每检测完一人,医护人员都会消毒洗手保证安全。如果担心检测过程中排队间距的问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可以直接告知前后人员保持安全距离,这是合理且正确的做法。
此外,对于网上存在的“毒圈”一说,大可不必理会,这是极少数人的一种极端言论。封闭区是为了区域化控制疫情,不代表疫情产生在封控区,可以说在封闭区的每一个人都是对疫情防控有贡献的人。如今,疫情再起,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大家同心抗“疫”,对封控区充满了理解和支持,您要相信这才是社会的主流。
王雨青老师建议: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应激情况下很容易出现缺乏理智思考的能力,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许多平时我们习以为常的思考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似乎都短路了,大脑一片空白,只剩下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焦虑情绪。这种时候其实需要的是一些很简单的沟通,帮助其重建理智即可。如果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能做到,会是最直接有效的。
另外,毒圈这种明显的贬义词汇加重了封闭区内人员的紧张情绪,容易引起居民恐慌,需要社会各界予以坚决及时的驳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