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又是一年春近尾声。昨天刚刚下过一场雨,谷雨下雨值千金!爸爸妈妈还是决定在那新分的六分地上种花生,妈妈说刚下过雨土地比较松软,点花生正好。趁着这两天星期孩子们不上学,不用接送,回去干点活儿,让我们娘俩回自己家,自力更生。

这一段时间扎根妈妈家已成了一种习惯,回自己家反倒不适应,主要原因是小儿子脾气比较执拗,不服我管教,但在妈妈家他还比较听姥姥的话。上学之余打球、写作业、读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姥姥家没有什么诱惑,唯一有的是电视,他也只是偶尔看。学习成绩也斐然,这次期中考试语文100分,数学96.5分。孩子这样健康、阳光的状态让我很是欣慰。今天吃早餐的时候我跟爸爸妈妈聊到这个话题,我说让孩子以后也一直跟着你们吧,直到高中毕业。这样他应该会一直保持现在这种昂扬向上的状态。只要回我家,要不了两天就会变回原样。古有“孟母三迁”,我父母这儿就有这么好的教育环境是多么幸福的事!父母本是在世佛,何必千里拜灵山?爸爸云淡风轻地说:“啥时候把孩儿送到国家队儿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我差点儿笑喷,笑他把鸿图大志说得举重若轻。在笑谈之余我也真梦想着我们家有一颗体育之星会冉冉升起,也希望吾儿真的能如他姥爷所愿,将来在篮球方面有所建树。只要他喜欢,我们会一直遵从他的意愿尽全力培养他,先不说出人头地,至少也能强身健体。

吃完早餐回到家果然变得鸡飞狗跳。儿子一头扎在小度前,我是忙着用电脑制周末作业上的文言文挖空,他看小度觉得还不过瘾,要抢我的电脑看《猪猪侠》,我这边工作很缠手,没法给他。他又嚷嚷着要吃烤鸡翅,才10点半,我说到11点半再做,估计到那会儿我差不多也能忙完了。他不依,强拖到11点,我给他用空气炸锅烤鸡翅,又熬了点小米粥,把米下锅后,依妈妈教的小妙招,滴了几滴香油防溢锅,便又忙着制课件了。果然是一心不能两用!等想起来时屋里已经满是糊味儿,赶紧去关火,锅已经熬干了。刷好锅重添水,这次长记性了,多加了些水。也很快把工作忙完了,勤盯着,总算把粥熬成了,这次水添得又太多了,熬了四五碗。鸡翅也烤好了,我又调了一个黄瓜拌变蛋开吃。我一向很佩服那些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人,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如果我是男人的话,也觉得娶妻当如是。很惭愧我不擅长做饭,每次站在灶台前都如临大敌,按下葫芦浮起瓢,做一个菜都能忙得焦头烂额。这些年也幸亏被父母与老公担待着,才生活得很滋润。

下午闺蜜打电话邀约聚聚,我欣然同意。正愁怎么让小儿子转移一下注意力,歇歇眼睛。这几天他有点上火,眼睛有点红,很不适合多用眼。我邀闺蜜和她女儿来我家里玩,两个孩子很快便玩在一起,我俩也唠唠嗑。我和她三十多年的交情,既是同学,也是朋友,还是曾经的饭搭子。从93年8月我们师范入学起,我和她一见如故,很快成为朋友。三年的时光同学习,同寝室,同生活费(那时候学校发),同吃饭。几乎是形影不离。她性格活泼,又是班干部,心思很细,协调能力很强;我性格内向,脾气执拗,生活不拘小节,偏文艺范儿。我俩性格正好互补。相同的是我们都来自农村,家境都不是很好,在生活上我们没有办法跟城里的学生比,都很俭朴。我们最常吃的饭是蒸卤面,五毛钱一份儿,基本上不用吃菜了,两人买一份菜就够了。那个时候没觉得吃烦,但是现在我很少吃卤面。比较奢侈地是偶尔去小卖部买两根火腿肠。一个月下来不但不用问家里要钱,发的生活费往往还有节余。

聊了一会儿,我提议去九堡看黄河,我开车带着他们三个一路向北。谷雨已到,春天接近尾声,夏天的序幕已经拉开,路边夏天的气息果然已经非常浓郁了。基本上见不到花朵了,到处都是郁郁青青。经过田间小路时,看见农民正在忙着抽蒜苔。天气很凉爽,开着车边兜风我俩边闲聊,两个孩子一会好一会恼,一会儿说说笑笑,一会儿我儿子又小肚鸡肠地哭鼻子。我偶尔训斥他一句,聊得紧了也懒得理他们,他们一会儿又和好了。小孩子的脸比天气变得还快。我们这样的关系很舒服,不论多少天没见,依然是亲密无间。畅所欲言,毫无芥蒂。即使不怎么说话也很美好,不用没话找话来打破尴尬。三十多年的光阴仿佛如昨,唯一不一样的是身边的娃娃都一个个蹭蹭地窜高了。黄河边更是风光旖旎,春风又绿黄河岸,虽然黄河水一如既往地浑浊,但是周边已披上了嫩绿色的新衣。找人给我们拍了一张合照,这是我们时隔三十多年的第一次合照。这些年虽然在同一个小县城工作,但因为都忙,也是偶尔见见面,没有合照过。我们共同回忆起师范时照的老照片,还清晰记得那时我们穿的啥样的衣服,那时候的衣服都是在郑州大同路淘的,虽然便宜但是我们很珍爱。

还聊到对师范的其他同学的一些回忆,以及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一些同学的近况。虽然毕业之后也有同学聚会,但是很难聚齐。还聊到各自的工作。毕业之后我从初中辗转到了高中,在高中待的时间长。她一直在小学工作,也换了好几个地方,她说她现在所在的学校连校长只有九个老师,总共六十多个学生,四个教学班,最多的一个班才二十多人,我简直不敢相信!仅我们高三语文组就有九个人,我们一个班就有六七十个学生。她说到学校的许多趣事,我觉得像听故事一样新鲜。小学校有小学校的幸福,人际关系简单,没有压力,工作轻松,工资也一样拿。大学校工作忙不说,压力山大,优点是能促进人的成长,机遇与挑战并存。鞋子合不合适,脚知道。工作与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还说到现在出生率降低,小学生数量锐减已经是事实。很多农村小学已经面临着合并,县城小学的大班额教学也已经成为历史。不久后的将来,也会危及高中,教师这一职业的铁饭碗优势也很快会被打破。生活与工作皆不易,且行且珍惜!

晚上翻看郑州晚报的新闻,看到机器人已经开始跑马拉松了,并且夺得了冠军,不禁感慨科技的日新月异,一日千里。但是不变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比如亲情与友情,如钻石般越久远越珍贵。我对高科技狠活儿一向有点排斥,比较恋旧、尚古,特别珍视这些最隽永、最质朴的情感。

翻了一下老相册,还真的找到了我们俩都记得的这张三十多年前的合照,时间都去哪儿了?

作者  中牟新区弘毅高中  李志霞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