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楚水
客观地说曾文正公与董其昌比算不上写入历史的书法家。但其对书法的理解迥异于董香光,甚至认为:近世效董香光者,墨法浮薄,失书道正规。所以,谆谆告诫儿子曾纪泽:
做字需笔墨酣饱,方显得精神团结。墨色需浓,淡则无神,且易漫漶。用墨须使毫端,饱含墨渖。作字时先须端坐凝神,墨色浓淡皆由心出。
----境由心造,书法者,笔法与墨法也。如若曾文正主敬与慎独的人格理想,与董文敏禅宗妙悟书法理想不同,则是从虚心涵泳,切己体察人格修养方面,体悟书法境界。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崇尚宋明理学,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于人品与品格的曾文正公攻战南京时,拒绝了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机会,至少可以坐拥半壁江山。战战兢兢既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甘心情愿成为清庭诚惶诚恐之臣,不能不为之一种境界。恪尽职守,一日一三省吾身,而终成为一代贤相,实为晚清可以配祀孔庙的不二人选,如王守仁先生阳明。只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开始,也就没有配祀孔庙之说,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书者,境界也。董文敏禅理入书入画,明心见性,色即空,空即色,以南北宗而论王摩诘与二李将军,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自有其思想境界。这种《画禅室随笔》所云: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真空妙有,淡墨禅境,其实,也是其参禅悟道后,真谛之于书画,不可谓不是一家之言。也是其作为书画大家载入史册的主要原因,这里暂不妄言以赘,狗尾续貂。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曾文正作字如做人,须一笔不苟,先要身正,次要心正,將写字融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屡败屡战的人生实践,在事功业过程中,将书法涵泳为人格与境界,善养浩浩之气于书法之中,剑胆琴心,刚正不阿。曾文正云:读书可以改变骨相.。骨为质,气无形。写字可以变化气质,凝聚骨气,陶冶情操。寓理帅气,其是改变骨相与气质,塑造人格与品格,才能涵泳出境界,这样才能再上层楼,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即理学者见鸢飞鱼跃是道心,禅家见鸢飞鱼跃是机锋。富理品格,涵泳境界,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故而不辩董文敏与曾文正公也。

青年看点
聚焦最新热点传递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