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伯封邑 谢氏之源
在历史的长河中追溯,谢氏的姓氏起源可回溯至姜氏申伯。申伯,这位周宣王之舅,凭借赫赫战功被封于谢邑,其后人便以邑为姓,自此谢氏开枝散叶 ,传承至今。申伯被尊为谢氏第一代祖先,其墓位于谢邑西门十里庄,墓呈凤形艮山坤向,那片土地至今被称为谢家庄。河南城内,宏伟的大祠七重,四时享祀,其中的谢公殿,承载着谢氏后人对先祖的无尽追思。申伯育有二子,宏与猛,家族的传承之链就此开启。
东晋风华 灵运之才
时光流转至两晋时期,谢氏家族人才辈出,谢灵运更是其中的璀璨之星。作为谢氏第四十一代孙,谢灵运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其文章之美,堪称江左第一。他袭封康乐县公,仕途却坎坷多舛。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38岁的谢灵运被贬为永嘉太守。在永嘉,他寄情山水,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楠溪江的绝美山水也因他的描绘而声名远扬。宋文帝元嘉十年,谢灵运在广州含冤被杀,后人扶柩回到永嘉,建墓定居,延续着家族的血脉。
南迁之路 蓬溪扎根
宋室南渡,成为谢氏家族迁徙的重要节点。谢传迁居台州黄岩路桥,其子谢复经以《诗经》游黉,登国学上舍,成为贡元。然而,命运的转折不期而至,因漕运之累,谢复经举家避居温州楠溪谢岙,开启了谢氏在温州的新篇章。在楠溪谢岙居住三世后,谢氏又迁至渔湖,历经四世,家业兴旺,子孙繁茂。但随后家族纷争突起,住宅被焚,典籍尽毁,幸存者各奔东西,寻找乐土定居。
而蓬溪谢氏的始祖,则是谢复经一脉之后的谢棋。谢棋有四子,政、福、益、昭。其中,谢政为蓬溪谢氏东宗始祖;谢益神气秀爽,深谋远虑,长居蓬川;谢昭则为蓬溪谢氏西宗始祖,他机谋勇略,力举百钧,富冠乡邑,元末在平息方国珍战乱中立下军功,被封为万户 。明洪武初,虽被召外迁,但因母病未能成行,最终与兄谢益徙居蓬溪,买下李氏基业,从此蓬溪谢氏在此世代繁衍,开枝散叶。
宗谱为证 传承有序
台州谢铢在《嘉靖乙卯年会修宗谱序》中,记载了江浙谢超宗后裔会修宗谱的重要事件。明嘉靖十五年,“汝阳柱史张公西墅持宪按浙,体国爱民,表章贤哲。至台拜祖上蔡文肃公祠,虑谱牒之逸也,命辑梓行于世。” 此次修谱,以谢恪斋所编《谢氏宗谱》为基础,上溯晋汉之祖,会集江浙左右名宗家谱。清光绪二十三年,瑞安举人黄修竹主修,蓬溪藏书家谢文波监修,谢钟岳、谢国康协修当地《谢氏族谱》,使得谢超宗一派的后裔迁徙路径得以古今贯通。
蓬溪《谢氏宗谱》详细记录了外纪世系,从超宗(谢灵运孙)到复经(敷经),共17代。这些珍贵的宗谱资料,宛如一把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探寻蓬溪谢灵运后裔迁徙轨迹的大门,让我们得以在历史的迷雾中,清晰地看到谢氏家族跨越千年的传承与发展。
从申伯封邑到蓬溪扎根,蓬溪谢灵运后裔的迁徙之路,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家族史诗。他们在历史的洪流中辗转迁徙,却始终坚守着家族的根脉,传承着先辈的精神。宗谱中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一段家族的记忆;每一次迁徙,都铸就了家族发展的新篇。如今,当我们回望这段历史,依然能感受到谢氏家族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对家族传承的执着坚守。
摄影:谢达飞
作者:华夏之音/李望&谢达飞

中视航拍
中视航拍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