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顺丰,后有顺友。

日前,继极兔速递、顺丰控股后又一家物流企业在冲刺港股市场。2025年4月15日,深圳市顺友跨境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友物流”)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这家2008年成立于香港的跨境电商物流服务企业,主要扎根于中国内地最具活力的跨境电商地区之一,即珠江三角洲地区,并将业务范围开拓至广东、浙江、江苏香港以及美国等地区,覆盖220个国家/地区,日均处理13万件包裹。

市场地位来看,2024年中国B2C出口电商市场规模已达4.34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2.1%,而顺友物流仅以0.5%的市场份额位列出口电商直发物流服务市场第九,与头部企业相比差距加大。

更让人担忧的是,在国内电商物流巨头争相出海的大趋势下,去年顺友物流却面临营收微增、净利润同比下滑40%、毛利率波动的困境。

这一矛盾现象背后,既折射出中国跨境物流企业的增长潜力,也暴露出行业在激烈竞争中的隐忧。

这不禁引发思考:随着跨境电商物流赛道成为友商竞相争夺的热地,想要借资本之力强化自身优势的顺友物流有几分把握交出满意答卷?

客户“朋友圈”三年猛涨,盈利却起起落落

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的顺友物流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提供一站式跨境物流服务。

目前公司已在洛杉矶、吉隆坡、中国香港地区、上海、广州、杭州、义乌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和办事处,拥有庞大的物流网络、阶梯式定价、多种配送时间选项及可运输物品覆盖面。

旗下核心产品主要涵括专为跨境电商卖家货达全球开发的综合类专线-顺邮宝、多国/地区商清类专线产品-顺速宝、针对跨境电商卖家推出的经济型线路产品-顺速派,以及专为集运转运物流公司开发的海外一站式服务产品——顺集易等。

借此根基及跨境物流网络,公司很好地赋能跨境电商平台及跨境电商卖家。

尤其是过去几年中国B2C出口电商市场的GMV增长飞速,顺友物流在其中出力不少,受益也很斐然。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15,974亿元增至2024年的43,371亿元,CAGR高达22.1%。

于往绩记录期间,顺友物流安排向约220个国家及地区运送包裹,横跨欧洲、北美洲、亚洲、南美洲、大洋洲及非洲六大洲,同期的日均运送包裹量约为13万件,服务超过10万家跨境电商企业。

尤其是其在拉丁美洲市场的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运送至该地区的包裹收入排中国同业第四,覆盖国家数量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最终,顺友物流的客户数量于往绩记录期间稳步增长,由2022年的超2400名持续增至2024年的逾4000名;且最近两年整体留存率达70%以上,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客户朋友圈扩大后,其营收体量也从2022年的11.84亿元稳步扩张至2023年的15亿元、2024年的15.22亿元;对应毛利分别为7316万元、1.58亿元、1.02亿元;毛利率6.2%、10.5%、6.7%。

不难发现,2024年开始顺友物流营收仅实现微增,盈利更是明显回落。期间其年内利润也在2023年达到新高7347万元后,又在2024年跌回至4388万元;三年的年内利润率分别为2.7%、4.9%、2.9%。

位列第六,特货直发市场有多“散”?

进一步站在行业的视角深究,相比国内几大知名物流平台,顺友物流重点聚焦的是B2C出口电商直发物流服务市场,2024年其直发物流服务业务贡献了总收入的96.1%。

而全年该市场收入规模达2878亿,相比大多其它行业的细分领域规模不算小,但只占到中国B2C出口电商市场总规模的6.6%。

更重要的是,这个市场竞争格局的分散特性很凸显。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约5000名服务提供商参与中国B2C出口电商直发物流服务市场的竞争,而按2024年的收入计,前10名参与者仅占总市场份额的21.9%,其中顺友物流位居第九,约占0.5%的市场份额。

相较来说,其在特货设置的直发物流服务市场中优势更明显。根据同一资料来源,按2024年为特货设置的直发物流服务的交易额计,顺友物流在中国内地排名第六。

可以说,顺友物流在整个行业中优势其实并不那么显眼,尤其是对比同行业IPO可比公司中极兔速递-W(01519.HK)、泛远国际(02516.HK)去年纷纷实现盈利再创新高后。

透过顺友物流的商业模式发现,其核心在于“轻资产+第三方整合”。公司通过与超120家物流合作伙伴协作,仅自营5个服务网点、12个仓库及部分车辆,实现覆盖六大洲的物流网络。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快速扩张和成本灵活性。

但轻资产模式的双刃剑效应在2024年凸显。

重点体现在其成本控制的脆弱性。物流成本占总销售成本超97%,其中2024年因国际运输价格波动导致毛利率从10.5%降至6.7%;同时,同期外汇亏损达770万元,暴露汇率风险敞口。

顺友物流方面也直言,倘物流成本上升,而公司无法通过提高服务费来抵销增加的开支,则可能对毛利率造成负面影响。

结合2025年比较严峻的关税贸易风险,可以预见轻资产模式的顺友物流接下来可能会继续面对一些不可控风险的限制。

"长尾市场"头部,顺友物流拿什么“破局突围”‌

在中国B2C出口电商直发物流市场,顺友物流0.5%的份额表明其处于"长尾市场"头部。但要在巨头环伺中突围,需直面多重挑战:包括巨头纷纷出海搭建物流基建,变相引发价格战的出现、跨境合规及关税风险、数字化技术投入缺口等等。

毋庸置疑,时至今日,国内物流巨头早已进入效率优化阶段了,而顺友物流的现金流压力却很凸显。据其财务报告,公司在2024年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大幅下跌并由正转负,为-2726.3万元,而上一年同期则为1.59亿元。‌

公司解释称,主因是2024年末其直发物流服务成本下降,应付账款减少6150万元;以及年末与一名主要客户的交易金额相对较高,应收账款增加5220万元,但对于仍需继续扩张的顺友物流而言,无疑暴露了其资金流动性困境。

为此,此次IPO上市融资成为顺友物流接下来继续做大的一个重要关卡。

公司此次IPO融资的主要用途包括全球市场拓展、数智化系统研发升级、运营能力提升和客户服务优化‌。据悉,顺友物流还计划利用融资加强其在全球主要机场的清关转运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其全球物流网络和服务质量。

在全球跨境电商未来几年的年均增速放缓至8.9%,而国内物流巨头也争相出海的大趋势,留给顺友物流继续赢得先发优势的时间窗口不多了。‌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