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买书、读书、著书,养性为本,娱乐为标。
南朝萧统说浏览是广泛阅读,略观大意。我读《东方花经》《江湖丛谈》《典当史》《小妾史》《风水史》《乞丐史》《伊索寓言》《西书拾锦》《宋微宗北宋家国兴亡实录》《名人吃喝那些事儿》,略观大意,蜻蜓点水。
一得上心。1968年春,出差上海,买鲁迅横眉像,买《且介亭杂文》《故事新编》,在鲁迅墓前照相,想到鲁迅举丧那天,上海万人哭送,兰平女士著文《鲁迅先生,让我再摸一摸您吧!》八十年代后,我买《鲁迅全集》《鲁迅小说选》《鲁迅杂文选》《兄弟文豪》《鲁迅与我七十年》,(海婴著,他是电业专家。)儿子给我买《鲁迅文集》十卷本,鲁迅于我生活必须,穿衣吃饭般,有一年诗人写《雪天读鲁迅》,启发我读鲁迅选日子口,以敬畏之心,我案头只敬二伟人:毛泽东,鲁迅一一民族魂!面对,读,酣畅淋漓,与时代相近,发人深醒。
二得水一样,不离开,也不停留。读大部头始于小学五年级,没明没夜传看《说岳全传》《三侠五义》《封神榜》《苦菜花》《小马过河》《林海雪原》《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买书始于1961年,月工资18元,扣除15元饭票,剩3元买两本书,一本《哲学辞典》,一本《老俗话里的是与非》,我在汽车队上班,师傅说,你拿块砖干啥?我说,这是辞典,苏联大使史尤金评毛泽东,师傅说:你个学徒工,你还管苏联人说毛泽东!我跑回宿舍,把两本书塞到枕套里。几十年,我买书约有近万本,我的房间我称之为“书窝”、“人窝”,二窝是我的生命状态。
1983年之后,我开始大批买书,一书店,为买一套莎士比亚全集,我必须给他送50斤莲菜,为一套八三年版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我要给他和他亲属送一卡车冬贮菜,我在烈日下排队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本,送朋友。(每本0.82元)。星期天,我骑车从中原路开始逛书店,直到文化路的大小书店,收集齐了苏联文学、唐诗三百首各种版本,《毁灭》《夏伯杨》《铁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留下深刻印象,做人标准。收齐了小仲马的《茶花女》,写文《九家出版社争出茶花女》,十三亿中国人,三人均一本茶女。文摘报转发了。
1988年之后,收藏《史记》《左传》《诗经》《中国通史》《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通史》《中国花经》《中国皇帝大传》《两地书真迹》《鲁迅经典全集》《说文解字大全集》《人间八月天.林微因传》《中国石器藏品鉴》《卡夫卡文集》《梵高传》《新编白话二十五史》,六卷本《资治通鉴》《四库全书精华》《四书五经》《道德经》《王阳明全书》,四大名著,王元化《精神的田园》,王是余秋雨初中时老师。八卷本《玛拉沁夫文集》)(玛拉老师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