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悦康药业(688658.SH)发布2024年财报,营收37.81亿元、同比下滑9.9%,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骤降33.05%。这已是该公司连续第三年业绩下滑,三年累计营收跌幅达16.8%,净利润缩水超过六成。

曾以“毛利率堪比茅台”的银杏叶注射液成为主力产品,却也正在成为悦康药业的“高风险炸药包”。

核心产品风暴:涉嫌“一药双价”引发行业地震

2024年12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注函,点名部分药企通过“底价+开票价”形成“双价体系”。虽然文件并未直接指向悦康药业,但业内普遍认为,其市占率超74%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正是事件核心。

据调查,该产品底价仅8.5元/支,开票价却高达25.28元/支,医生每支药的“回扣”可达4元。该模式通过虚开发票将差价“洗白”,牵扯医药企业、经销商及部分医疗机构,涉嫌构建非法利益链。

舆情发酵后,悦康药业迅速宣布将全国挂网价统一调整为11.2元/支,降幅高达53%,导致2024年第四季度单季亏损8601万元,营收暴跌36%。

推广费用占比高达97%,销售合规性陷质疑

销售链条的灰色操作并非空穴来风。悦康药业采用“推广+配送经销商”双模式,推广经销商不仅负责配送,还肩负市场推广任务。

2019—2024年,悦康销售费用累计73.7亿元,其中市场推广费高达71.89亿元,占比97%。业内质疑,高比例推广费可能掩盖“学术推广”名义下的商业贿赂行为。

公司虽强调未参与抬高挂网价,但在配送经销商销售模式中,市场推广完全由公司统筹,实际上仍难撇清价格操控的责任。

主打仿制药,创新药转型步履维艰

悦康药业长期依赖仿制药,其中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和活心丸占据主营业务近60%收入。然而,随着集采压价与政策趋严,利润空间正被大幅压缩。

2024年,抗感染类药物毛利率仅为6.9%,比2021年下滑了19个百分点。

转型创新药方面乏力。截至目前,仅有一款1.1类新药——枸橼酸爱地那非片上市,销售数据并未披露,收入贡献不明。多个在研产品仍处于NDA或临床试验阶段,尚未形成有效利润支撑。

更令人担忧的是,募投项目屡次延期,公司在2024年3月再次宣布定增3亿元用于主营项目与补流,引发股本稀释担忧。

家族传承下的经营迷雾

悦康药业创始人于伟仕年逾80岁,已将公司交棒给第三代管理层——37岁的于飞和30岁的于鹏飞。不过,新管理团队面临的并非平稳接班,而是政策、市场、舆论三重夹击。

企业发展战略尚未明朗,创新药落地时间遥遥无期,银杏叶等主力产品“退潮”加速,家族接班人能否挽救持续下滑的业绩,尚是未知之数。

资本市场失望:市值蒸发、投资者信心不足

在“药价风波”与连年下滑财报的双重打击下,悦康药业股价已从发行价24.36元/股跌至2025年4月初的14.83元/股,跌幅接近39%。仅在医保局函件发布后一个交易日,股价即大跌14.5%,反映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前景的深度担忧。

从高毛利“现金奶牛”银杏叶提取物,到涉嫌“价格虚高”的药品乱象;从连年高额推广支出到创新药转型缓慢,悦康药业的多重矛盾正逐渐浮出水面。

此时此刻,悦康药业急需正视销售合规问题、明确创新药战略路径,并在外部舆论与监管夹击下,重塑投资者与公众的信任。

截图来源于华夏健康网健康领域专栏创作者《健康之声》

来源|健康之声

编辑|塔尔·小康A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