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象娱乐

文丨栗子酒

发布2024年财报之后,泡泡玛特近日经历了一轮股价暴涨。

令人惊喜的涨势之下,与2024年的历史低位相比,泡泡玛特的股价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一度上涨909%,而若继续往前,与2022年10月的股价低点相比,其涨幅更是达到1500%。

这当然得益于一份亮眼的财报。2024年,泡泡玛特总营收130.38亿,同比增长106.92%;净利润33.08亿元,同比增长203.9%。其中,公司有13个IP收入破亿,多项数据实现三位数甚至四位数增长。受此带动,泡泡玛特市值一度逼近2200亿港元。

从当初商业模式备受质疑,到如今业绩与股价“狂飙”,泡泡玛特确实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而能够让二级市场如此追捧,关键还在于乘上“谷子经济”爆发的浪潮,泡泡玛特看向平台化的发展方向,在IP运营、海外市场等方面的发展,有了更多落地的实绩。

LABUBU和毛绒

是股价起飞的关键

谈论泡泡玛特的财报和股市表现,绕不过的是LABUBU,公司业绩增长态势和股价走势,与LABUBU的持续风靡高度相关。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总营收为30.4亿元,同比增长726.6%。随着这轮暴涨,THE MONSTERS一跃成为泡泡玛特最赚钱的自营艺术家IP,在此之前,这一位置更多是在MOLLY和SKULLPANDA之间转换。且从各艺术家IP的收入表现看,THE MONSTERS不仅实现反超,还拉出近10亿销售额的差距,而在THE MONSTERS中,LABUBU无疑是最火的那个。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LABUBU时常供不应求。供应紧张之下,LABUBU在二手市场的溢价持续走高,甚至出现了专门的炒客、黄牛、代购等。据洞见研究院统计,在二手交易平台,LABUBU几乎所有的系列产品(搪胶娃娃)都有不同程度的溢价,其中,马卡龙系列隐藏款溢价超877%,LABUBU Vans联名款的溢价更是达到1284%。

巨量的市场需求,推高了泡泡玛特的业绩。

一方面,从财报看,泡泡玛特的多个IP收入表现都不错,Top5的IP合计贡献收入超85亿。 多个IP齐头并进,LABUBU在MOLLY之后拉出新的销售峰值,反映出泡泡玛特运营长线IP的能力。同时,公司培育新IP的效率也在提升,2024年,CRYBABY的营收同比增长1537.2%至11.6亿元,是目前公司年度销售额最快破10亿的IP。而长线运营、新产品孵化能力显现,是二级市场看好其股价走势的一个因素。

另一方面,和其他IP不同的是,LABUBU的设定是一个北欧森林精灵,除了代表性的尖牙,还有一身毛茸茸的皮肤。为了放大其本身的差异,泡泡玛特在2022年10月推出LABUBU Time to chill系列搪胶一代毛绒公仔,成为很多人入坑毛绒类产品盲盒的起点。

对消费者来说,毛绒与搪胶的结合更符合LABUBU的形象。同时,毛绒元素融入进来之后,盲盒产品的客单价走高,使用场景也变得丰富。以前以观赏、陈设、收藏为主的盲盒产品,开始作为毛绒玩具、挂件等,与消费者的接触更加紧密,甚至随时戴在身上,玩具本身的陪伴功能被放大。

受此带动,毛绒品类成为泡泡玛特业绩增长的一大引擎。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该品类收入28.3亿元,增长1289%,成为公司仅次于手办产品的第二大品类。

海外市场同增375.2%

泡泡玛特站稳“另一条腿”

如果说泡泡玛特的业绩与股价“狂飙”,LABUBU是一个重要的助推因素,那么,在这之中,LABUBU之于海外市场的影响同样值得关注。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泡泡玛特海外及港澳台业务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收入占比达38.9%。近四成的收入占比意味着,泡泡玛特在海外市场的爆发潜力已然开始释放,而LABUBU同样功不可没。

要知道,LABUBU的形象设计于2015年,泡泡玛特在2019年前后,就已经开始发售LABUBU盲盒系列产品。然而,在时间线上,从2023年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成为公司收入增速最快的IP,到现在的持续风靡,LABUBU的爆火只是近两年的事。而这个时间段,也是泡泡玛特在海外迅速扩张的阶段。

泡泡玛特2019年发布的森林音乐会系列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公司在港澳台及海外营收增速分别达到147%和135%,截至2024年底,泡泡玛特港澳台及海外线下门店数量增至130家(含合营),机器人商店达到192台(含合营及加盟)。

有海外布局的底层支撑,驱动海外市场再上层楼只需要一个引线,而LABUBU成为重要发力点。2024年4月,出生于泰国的韩娱明星Lisa,连续三天在INS发布了自己的LABUBU快拍,后来,泰国公主LV限定款包包上挂着LABUBU,也助长了这波风潮。很快,LABUBU在海外的火爆逐渐蔓延开来,尤其是在泰国所在东南亚市场,2024年营收24.03亿元,同比增长619.1%,LABUBU的销售热潮,也带动该地区成为泡泡玛特增速最快的海外市场。

基于这一趋势,泡泡玛特将继续加快海外拓店的步伐。财报发布后的业绩会议上,泡泡玛特国际业务总裁文德一表示,公司今年计划在海外新开100家门店,美国、澳洲、法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地标性门店已在规划之中。

除了线下扩张,IP持续渗透之下,泡泡玛特海外的线上市场也有了不错的发展。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其海外市场线上渠道实现营收14.6亿元,同比增长834%。

不难看出,海外市场正成为泡泡玛特的另一个业绩支柱。财报会议上,公司董事长兼CEO王宁提出,“我们希望2025年海外市场能够实现百亿营收”。他曾豪言的“在海外再造一个泡泡玛特”,正在变为现实。

看向平台化

探索更多增长点

这背后的深层变化在于,泡泡玛特正逐渐成长为一家平台型的公司。

王宁在财报会议上透露,暑假前后,泡泡玛特将推出包含LABUBU等热门IP在内的一系列动画短片。这固然是LABUBU持续火爆引发的连锁反应,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是否将借此进一步发力动漫暂且不论,这一动向反映出泡泡玛特还在探索更多业务品类。

一如LABUBU之于毛绒品类的发展,使泡泡玛特跳出商业模式单一的质疑。在此之前,IP的长线运营,缺乏多元化的盈利渠道等,都是泡泡玛特面临的争议,而这份财报的含金量,不只在于多方面的高增长,更在于公司“去盲盒”的发展走势、多点开花的业务品类,正在加速泡泡玛特的平台化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王宁的设想是围绕IP探索更多产品链,他认为“以IP为核心的集团化会成为业绩持续增长的动力,很多品类创新还处于刚刚种下种子的阶段,但相信未来可以助力业绩持续增长。”

除了毛绒之外,积木、饰品、乐园等业务也在持续推进。

2024年6月,泡泡玛特正式推出积木品牌POPBLOCKS,打头阵的IP依然是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相较于手办、毛绒,积木的差异点在于互动性,且从商业层面来说,积木作为IP的产品延伸,有着更高的客单价和毛利率。与常规盲盒59-99元的价格相比,泡泡玛特去年新出的积木系列,价格在199元。基于毛绒、积木等新产品高走的客单价,泡泡玛特的毛利率也从2023年的61.3%增长至66.8%。

同样,泡泡玛特还推出了珠宝品牌POPOP。根据公司发展规划,2025年,泡泡玛特将把逐渐成熟的新业务线,进一步引向海外市场。

此外,除了自营IP的长线探索之外,泡泡玛特也开始更关注联名产品的开发与销售。比如《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爆发之后,泡泡玛特推出《哪吒之魔童闹海》天生羁绊系列盲盒,上市后很快“一吒难求”。在二手交易市场,隐藏款“敖丙版哪吒”一度被炒至300元以上,溢价超4倍。

由此来看,从多元业务开发到海外市场的持续布局,泡泡玛特平台化的雏形已经初步显现出来。交出亮眼的财报之后,王宁在业绩会议上提出这样的愿景:未来希望能逐步发展成为一家年营收超千亿元的公司。随着公司平台化的发展持续推进,随着Z世代以及与盲盒文化相伴成长的更年轻一代走向社会,这一愿景或许也将一点点变为现实。

镜象娱乐(ID:jingxiangyuler)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署名,违者必究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