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苗胜兰
近日,2025年荥阳市王村镇第十届黄河樱花文化节在古柏渡丰乐樱花园盛大开幕。此次黄河樱花节创新推出了情侣打卡、亲子游玩及休闲团建等多条精品线路,融合非遗、美食、汉服、戏曲等元素,为游客提供别具一格的黄河生态风情文化旅游体验,让农文旅融合在王村大地上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荥阳市王村镇立足区位优势,充分发挥资源禀赋,聚焦乡村文化与旅游发展的优势,按照“以农为本、以文铸魂、以村促旅、以旅兴业,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思路,开发个性突出的乡村旅游业态,先后荣获“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等美誉。
黄河樱花节以5000亩樱花景观为主题,吸引八方来客,此外,乡村旅游赏花节、采摘节、蒋头舞狮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相继成功举办,释放出强大的节会效能,不仅丰富了周边群众文化生活,更成为展示王村镇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节会为媒,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现场气氛太好了,这次没白来”“这才是理想的过年氛围”,春节期间,王村镇瞬间成为四面八方游客的“欢乐集结地”,记者随机访问路人对现场活动的感受,类似的回答不绝于耳。
据了解,今年春节,王村镇以“第四届蒋头舞狮文化节”和“柏朵村马戏嘉年华”为中心开展新春系列活动。
蒋头舞狮节现场,“战鼓惊天震神州”“群狮闹新春”“雄狮拆霸桥”等多个精彩节目轮番上阵。随着愈发急促的鼓点,曾荣获“中原狮王”之称的蒋头舞狮团再现“狮子爬老杆”绝活,整场节目惊心动魄,扣人心弦,为现场观众送上了一份独特的非遗文化视觉盛宴。
柏朵马戏嘉年华主场内,海狮表演、环球飞车等多个精彩节目让人目不暇接,此外,现场特别设置美食市集、萌宝乐园等专属区域,主打沉浸式新春游园、多点位沉浸体验、聚合式惠民展演,营造全方位、多层次、全维度的新春非遗文化盛典。
“春节期间,王村镇共举办春节主题文化活动30余场,参与活动总人次达万余人,全镇文旅机构累计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旅游收入50余万元。下一步,我镇将继续汇聚力量、守正创新、砥砺奋进,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使命,为乡村建设谋篇布局,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荥阳市王村镇党委书记任燕侠告诉记者。
立足资源,培育农文旅发展新力量
“近几年,镇上对司村乡村旅游发展加大项目扶持力度,我们依托周边景区资源,大力发展民宿产业、近郊观光产业、非遗文化产业、研学旅游产业,目前我们村里大概有15家民宿,带动了村民就业,一年下来可以为一个家庭增加4—5万元的收入。”王村镇司村党总支书记房轲说道。
依托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丰乐樱花园、大唐花海景区等资源,王村镇推动黄河澄泥砚、袁升剪纸等非遗文创产品的研发,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和旅游资源,打造了薛村大地艺术、南北会客厅、司村司书苑、“霍比特人”主题公园等多个标志性景观和网红打卡地,同时新建特色民宿和餐饮服务基地,大力发展研学游、团建行,将景区、村庄、滩区、农业园区、人文遗迹串点成线、串景成片,规划设计沿黄精品旅游线路,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形成“发展文旅—带活经济—致富百姓—振兴乡村”的连锁效应。
如今,王村镇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效已初步显现,乡村振兴的步伐也愈发坚定。
串珠成链,构建农文旅发展新格局
走进王村镇小村村,一畦畦翠绿的菜心映入眼帘。百余名工人正忙着采摘新鲜的菜心。在天佑佳禾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每份菜心都拥有专属“身份证”,其生长、采摘、加工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均可全程追溯,小小菜心远销粤港澳大湾区,还入选了首批“豫农优品”名录。
王村镇注重放大农业特色优势,培育发展天佑佳禾、蜂益蜂蜜等特色农业产业品牌,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创意农业;加快北部沿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导区、司村黄河文化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示范区、正大华源智慧牧业科技园等项目建设,串珠成链,构建农文旅发展新格局。
蓝图已经擘画,奋进正当其时。王村镇将站在新的起点,主动站位全局,坚持躬身入局,积极开创新局,围绕“党建强、乡村兴、群众富”目标,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打造“农文旅”融合新样板,努力走出一条农村美、产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让群众能守着家门口的好风景,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荥阳关注
荥阳关注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