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颖 通讯员 张茜


为深化“守护者联盟”社区安全行动志愿服务项目成效,继3月5日项目启动仪式后,高新区沟赵办事处紫竹社区在郑州高新区教育文化体育部、公共事业部、郑州高新区红十字会、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的大力支持下,持续重点推进“社区应急救护守护联盟”板块建设。3月27日下午,紫竹社区为社区60余名微网格长、文艺骨干等群体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暨法律保障服务宣讲活动。这为打造紫竹社区“救在邻里”红十字急救小站夯实基础,进一步织密社区安全服务网络。

专业赋能:急救技能与法律保障双提升

本次活动聚焦“理论+实操+普法”三位一体模式,内容涵盖急救技能培训与法律保障宣讲两大核心领域。中国好人、中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资、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队长冯海河以真实案例为引,深入浅出地讲解示范心肺复苏(CPR)、AED使用等急救技术,并针对“一老一小”群体易发的气道异物梗阻等场景进行全龄段模拟演练。参训人员在红十字志愿者“一对一”“手把手”指导下分组实操,确保“人人过关”。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训活动增设“法律保障服务”专题宣讲,冯海河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紧急救助免责条款”、见义勇为条例等进行解读,明确施救者的法律保护边界,消除微网格长、居民群众参与应急救护的后顾之忧。社区微网格长马女士表示:“既学了救命技能,又懂了法律依据,今后助人为乐更有底气!”微网格长、社区好声音合唱团刘团长激动地表示:“急救不仅是技能,更是一种责任和情怀。我们文艺骨干除了参与文化交流活动,传递正能量,也能为咱们社区安全出一份力。”

共建共享:“救在邻里”红十字急救小站落地生根

作为“守护者联盟”社区安全行动志愿服务项目的重要载体,社区正全力推进“救在邻里”红十字急救小站建设,致力于将急救知识技能普及到每一栋楼、每一户家庭,打造“人人会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区安全生态。社区计划通过系统化培训,鼓励带动每栋楼5-10户家庭接触到急救培训,能通过培训掌握急救知识与技能,逐渐培育出楼栋“急救先锋户”,感召带动更多居民从“零基础”到“会急救”,从“会急救”到“敢急救”,逐步构建起覆盖全社区的应急救护网络。

长效护航:打造“邻里守护邻里”的安全共同体

“守护者联盟”社区安全行动志愿服务项目自启动以来,已累计培训居民群众100余人,覆盖社区网格员、骨干志愿者力量的60%。未来,社区还将通过“急救地摊进楼栋”“急救基地实训参观”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居民参与热情,让急救知识深入人心,社区将深入挖掘一批对急救充满热情的网格员、志愿者骨干及居民群众,鼓励他们加入社区“守护者联盟”志愿者队伍,成为社区安全的“守护者”,这些志愿者未来将不仅是急救技能的传播者,更是邻里互助的践行者。社区书记在活动中强调:“安全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我们希望通过项目持续深化,让更多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守护者’,用行动守护邻里,用爱心传递温暖。”郑州高新区红十字会负责人刘振东指出:“紫竹社区‘守护者联盟’社区安全行动志愿服务项目中的‘社区应急救护’板块,将会形成可复制的基层社区应急救护模式,为社区居民安全保障提供了生动实践。”

随着紫竹社区“守护者联盟”社区安全行动志愿服务项目的深入推进,社区接下来将聚焦“小而精”多元急救培训、深化“接地气”普法宣传、激发“邻互助”自治活力三大方向,让急救知识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居民从“被动参与”到“主动担当”,共筑居民家门口的“生命守护站”,使安全治理从“社区事”变成“家家事”,让安全成为社区最温暖的底色,让互助成为邻里最动人的风景。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