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恒安国际业绩再现“滑铁卢”

来源丨九州凤凰

撰文丨九裘

编辑|邹猫

在消费品行业普遍承压的2024年,恒安国际(1044.HK)这家生活用品巨头交出了一份不尽如人意的年度“成绩单”。3月25日,恒安国际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全年实现营收226.69亿元,同比下降4.62%;归母净利润为22.9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7.93%。更令人担忧的是,其纸巾与卫生巾两大主营业务同时失守,利润支柱摇摇欲坠。

双主业承压:纸巾转盈为亏 卫生巾跌幅扩大

作为恒安国际营收占比最高的纸巾业务,在2024年实现收入134.22亿元,同比下滑2.37%,不仅未能维稳,反而由盈转亏,全年亏损达2.45亿元。毛利率则由2023年的21.7%进一步降至18.9%。公司坦言,纸巾业务亏损源于激烈的行业价格战、促销费用超10%的增幅以及原纸销售下滑超过26%。

另一边,恒安引以为傲的卫生巾业务也难逃下滑困局。2024年,该业务收入同比减少8.09%至56.78亿元,营收占比已降至25%。更值得警惕的是,该业务背负着持续的舆论危机。2024年11月,多品牌卫生巾被曝光长度虚标、品质缩水等问题,恒安旗下“七度空间”也陷入风波,曾被传出产品含异物等严重质量问题。尽管恒安方面迅速发声澄清,但消费者信任的裂痕短期内难以修复。

毛利承压 成本困境难破

恒安国际在财报中直言,2024年整体毛利率下跌至32.3%,同比下滑1.4个百分点。尽管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有所提升,但纸巾原材料——木浆价格的滞后上涨效应加剧成本压力,加之大幅增加的促销开支,使得集团毛利承压。全年毛利润73.25亿元,同比减少约8.6%,直接拉低整体盈利表现。

事实上,恒安的成本压力早在过去数年已逐步显现。从2021年至今,公司净利润波动剧烈:2021年下滑28.75%,2022年再降41.19%,2023年虽有回暖,却未能延续,2024年再度陷入下滑通道。这一趋势表明,恒安仍未建立起应对成本波动的有效机制。

品牌信任危机加剧 行业价格战拖累业绩

除了成本问题,恒安所处的日化消费市场竞争态势亦趋于白热化。恒安指出,当前行业“内卷”严重,国内外品牌通过降价抢占市场,导致整体售价下滑、利润被压缩。尤其在卫生巾市场,消费者对安全性与标准的敏感度不断上升,使得企业不得不在营销与产品升级之间付出更大成本,拖慢整体盈利恢复节奏。

央视“3·15”晚会中提及的“翻新卫生巾”事件更是重击整个行业声誉。在公众对卫生用品安全高度关注的背景下,恒安等企业面对的不只是品牌公关战,更是消费者信任修复的长期战役。

次要业务难担大任 增长空间有限

尽管纸尿裤业务在2024年实现微增0.48%,并凭借高端子品牌Q•MO录得45.4%的毛利率,但12.6亿元的收入体量仅占总营收5.6%。湿巾等高毛利细分产品虽有增长,但整体占比仍低,难以填补两大主业的缺口。

此外,公司“其他收入及家居用品业务”也不乐观。2024年收入同比下滑10.8%,至23.08亿元,分部利润仅为1.32亿元。其中,原材料贸易业务收入大幅下降17.1%,再次暴露出恒安在多元化战略上的瓶颈。

市场前景堪忧 投资者信心待修复

面对营收和利润的双重下滑、品牌危机的持续影响、主业盈利能力的减弱以及行业价格战的残酷现实,恒安国际未来发展面临不小挑战。尽管公司在财报中展望未来将加快高端产品布局、推动产品升级,但在消费分级与品牌信任待重建的背景下,这一转型道路恐非坦途。

在港股市场疲软背景下,恒安国际的表现无疑为消费板块敲响了警钟。曾经以“心相印”“七度空间”家喻户晓的恒安国际,正站在十字路口,等待它的,或是一次深度改革后的涅槃,或是被时代浪潮逐渐冲刷的身影。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