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防范校园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加强教师在面对突发恐怖事件时的防范意识,提高教师合理应对恐怖事件的能力。保护自己和幼儿免受伤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恐怖事件对师幼造成的人身伤害,确保教师和幼儿的人身安全。2025年3月26日惠济区开元路幼儿园开展了反恐防暴安全演练活动。
安全教育 防范于心
演练前,各班老师通过故事、情景表演、动画等形式为小朋友讲解了有关反恐防暴方面的知识,并向小朋友们讲述在遇到坏人时的应对方法及措施,让小朋友们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


实战演练 有序应对
突然一声警铃响起,我们的演练拉开帷幕……
可疑人员入园
一名可疑男子,假扮家长给孩子送药,待保安打开门后,手持凶器强行闯进幼儿园。

与此同时,门卫师傅迅速通知园领导,按下一键报警器,迅速向上级和派出所报案,请求支援,幼儿园通迅联络组第一时间通知全园师幼有可疑人员闯入,并马上启动幼儿园反恐防暴应急预案。

反恐防暴活动照片

有序撤离,自护自救
突发事件发生时,班级教师迅速组织幼儿躲藏,关闭教室门窗,并用重物堵门,手持防护物品以防“歹徒”破门而入,组织幼儿躲藏在教室隐蔽处,并保持冷静。







安保人员和应急处置小组各司其职,拿起警棍、钢叉等器械与“歹徒”搏斗,进行围堵拦截。拖延“歹徒”时间,防止其入园伤害到师幼,在大家的合力之下“歹徒”被制服,警报解除。

警报解除后,迎宾路派出所高警官向我们讲解如何更好的使用防暴装置。


梳理总结 加强防范
演练结束后,各班级老师清点幼儿人数,并及时对幼儿进行了心理疏导,安抚幼儿情绪,消除幼儿对演练活动的恐惧心理,并开展了反恐防暴安全教育活动,知道遇到暴徒不要害怕和慌张,利用身边的掩盖物体进行躲避,立刻报警等,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
反恐防暴 安全知识
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因此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安全防暴知识很有必要,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一、如何识别恐怖嫌疑人?
实施恐怖袭击的嫌疑人脸上不会贴有标记,但是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举止行为可以引起我们的警惕,例如:
1.神情恐慌、言行异常者;
2.着装、携带物品与其身份明显不符,或与季节不协调者;
3.冒称熟人者;
4.频繁进出大型活动场所或学校所在之处;
5.疑似公安部门通报的嫌疑人员。
二、幼儿遇到暴力行为怎么办?
1.跑为上计:不围观、不停留、撒开腿跑不回头;
2.跑不掉要躲:建筑、树木、花坛、桌子等都可藏身;
3.大声呼救,奋力反抗;
4.在教室内的幼儿,堵住门窗,防止歹徒进入;
5.报警求助,等待救援。
应急始于心、防范始于行,通过反恐防暴安全演练有效地提高了全体教职工及幼儿的防范意识和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检验了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确保了幼儿园园所环境的安全稳定。我园将一如既往的,为幼儿的安全成长环境保驾护航。
图片:各班级
文字:胡倩文
责编:任苗苗
初审:张 楠
终审:谢 敏
发布:开幼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