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记者 谢鹏飞 通讯员 高圆圆


小小的空间,大大的创意。无声的环境,有声的教育。幼儿园的每一个空间,每一处角落都蕴含着独特的教育意义。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区域活动是幼儿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在游戏中充分体现自由、自主、愉悦与创造,充分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为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进一步诠释“环境育人”的理念,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推动班级区域活动的深入开展,3月25日,上街区幼教第一学区组开展了环境创设评比及区角游戏观摩活动。

观·稚趣环境

一区一角一墙皆用心。各园老师根据班级幼儿发展特点,遵循“安全性、教育性、创新性、持久性”等原则,进行了多元化、多角度的环境创设,真正实现了让环境与幼儿“对话”。评比采取“参观讲解”方式,各班老师担任讲解员,全面详细地介绍班级主题墙设计、场地布局、操作材料投放的构思,各幼儿园老师全程参与,共同学习,认真聆听讲解员对班级创设的构思,体会每个细节所蕴含的教育智慧。

每一处细节的雕琢,都承载着幼儿园对孩子们满满的爱与关怀。每一面主题墙的创设,不仅是课程内容、教学活动的反映,更是幼儿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体现。大家相互交流探讨,仔细观察创设细节,学习揣摩各园各班级的亮点,收获良多。

探·儿童视角

区域活动是推动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抓手,课程又是区域活动不断深化的源泉,各园所教师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创设,投放不同梯度的材料,满足不同能力孩子的游戏需求。孩子们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获得更直接、更有效的经验。本次活动采取现场观摩形式,走进幼儿园,每个班级的区角都呈现出一派丰富热闹的景象。班级的孩子们沉浸在游戏中,有分工有合作,还不时热烈讨论,分享创意。教师始终在一旁默默关注、追随孩子,通过提问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成为了游戏中真正的“合作者”与“引导者”。

一场观摩,一次学习。从走近幼儿到走进幼儿,从发现幼儿到追随幼儿。活动中,各园所老师自主观摩班级幼儿区角游戏,并及时进行观察、记录、分析,老师们互赏互学互评,取长补短,共同提升。

研·共思成长

观摩之后,上街区幼儿园保教主任王君丽组织所有教师围绕“环境创新”“所见所思”“区域亮点”及“改进意见”等方面展开研讨,促进大家发现问题、寻找思路、拓展方法。教师们针对各幼儿园特色及热点话题进行深度交流、提出自己的见解,在研讨中帮助教师实现从“低头看材料”到“抬头看幼儿”,从“表层互动”到“深度交流”的转变。

教师们围坐一堂,各抒己见,深入剖析本次活动的亮点与待完善之处。同时,本着“学习、思考、交流、分享、成长”的理念,教师们就观摩中发现的亮点谈感想、谈收获,结合各幼儿园的文化特色、空间布局、环境创设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建议。

此次活动的开展,为上街区幼教第一学区组的各幼儿园之间搭建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不仅提高了教师对区域活动的组织能力,还提升了教师环创技能和教育审美,丰富了各园所文化的潜在教育内涵。

在幼儿的世界里,小小的区域处处蕴藏着丰富的智慧,让环境和游戏为幼儿发展助力,让幼儿在区域游戏里创造着、体验着、幸福着、成长着。活动有关负责人表示:“关于环创与区域游戏的探索,我们将继续钻研,创设出更科学、新颖的环境,更好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