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何保建


近日,在荥阳市广武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内,该镇党委书记薛书杰以“引导员”“办事员”双重身份深入政务服务一线,零距离体验办事流程,推动民生服务提质增效。

身份转换:从“指挥者”到“服务者”

当日上午10点,薛书杰站到服务大厅引导台旁,当孙寨村低保重残人员黑月静的家属踏入大厅时,他主动迎前询问需求,并将其引导至综合业务窗口办理手续。“以往都是听汇报,今天直接面对群众,更能感知服务堵点和群众期待。”薛书杰表示。

在社保窗口,薛书杰切换为“办事员”角色,为广武村楚六喜、陈连枝夫妇办理养老待遇结算业务。通过系统核查,他确认两人交满15年费用符合结算后,现场录入信息、打印待遇结算单,并详细解释政策:“从3月起您每月可领取264.29元,老伴每月263.75元,下个月发放待遇时会将3月的资金一块补发。”业务办结后他还引导老人使用“好差评”系统提交满意度评价。

群众点赞:服务有温度,政策有力度

“工作人员不仅电话提醒我们办理,到了这里也是热心服务,还讲清了待遇标准,心里特别踏实!”陈连枝对服务连连称赞。据统计,今年以来广武镇通过大数据筛查,主动为136名超龄未办理养老待遇的群众提供“提醒办”服务,实现民生政策精准触达。

机制创新:以“走流程”推动“优服务”

此次“走流程”活动背后,是广武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持续深化。薛书杰在活动中强调:“要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群体需求,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政务服务的唯一标准。”近年来,该镇通过“增值分成”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网格化治理解决群众身边问题,并依托“透明广武”、“蓝天卫士”平台强化安全监控,为民生保障夯实经济与安全基础。

长效赋能:从“一件事”到“一类事”

针对活动中发现的群众政策知晓率待提升未能及时办理相关待遇的问题,广武镇计划加大宣传力度,结合文化活动嵌入政策宣传。同时,将扩大“免申即享”服务范围,推动医保、养老等高频业务“零材料办理”。这些举措与薛书杰此前提出的“织密民生保障网”目标一脉相承。

正如退休干部荆海林在春节慰问时所言:“党员干部沉下去,群众满意度才能升上来。”广武镇通过领导干部“沉浸式”服务体验,正将“人民至上”理念转化为“一件事一次办”的实际成效,为新时代基层治理写下生动注脚。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