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青少年防灾减灾意识,提升未成年人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实践能力,郑州市金水区梓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3月11日下午走进巩义市子美小学,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防洪训练营"主题教育活动。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沉浸式体验方式,向学生们普及防洪安全知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校园安全教育工作注入新活力。

    活动启程:规则与期待并行

  “今天我们通过四个关卡,学习制作救援工具、打绳结、搭防洪堤和准备应急包,但小朋友们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体验是第一位的!”活动伊始,梓闻社工负责人手持扩音器,向跃跃欲试的孩子们清晰阐明活动流程,并着重强调安全准则:“所有操作需在志愿者指导下完成,活动过程中不脱离小组行动”。随着注意事项讲解完毕,孩子们按照提前分好的小组正式开启防洪技能探索之旅。

    多元实践,赋能安全成长  

    本次活动将防洪知识创新转化为趣味实践任务,分设四大主题板块:  

    DIY抛绳器——智慧救援初体验

同学们利用塑料瓶与绳索制作简易抛绳包,在志愿者指导下模拟落水救援场景。在志愿者们“岸上优于下水、工具优于徒手、团队优于个人”的教导声中,大家通过反复练习投掷角度与力度,不仅掌握救生工具制作技巧,更深刻理解"间接救援"的安全理念。  

    DIY救命的绳结——生命之结显真章  

    在志愿者的示范下,同学们学习国际通用的"布林结"绳结打法。通过分组竞赛形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绳结制作,并成功将吉祥物"咚咚"从模拟洪流中营救至安全区域。这一环节既锻炼手脑协调能力,又强化了紧急情况下的应变思维。  

    DIY沙袋防洪堤——团队协作大考验  

    通过沙袋堆砌防洪堤的实操训练,同学们在分组探索中了解防洪堤的基本结构。志愿者引入"接力运输""错缝堆叠"等相关概念,孩子们在搬运、堆砌、加固的协作过程中,切身感受团队配合对抢险救灾效率的关键作用。  

    DIY防洪应急包——未雨绸缪巧应对  

    面对社工预设的不同紧急情境,小组成员需从很多物资中筛选出防洪应急必备物品。通过角色扮演与分组辩论,孩子们逐步构建起包含急救药品、照明工具、求救设备等在内的标准化应急物资清单,系统性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成果检验,播撒安全火种 

    经过两小时的实践学习,所有完成挑战的同学均获得防洪训练营通关证书。在合影环节,同学们高举证书绽放的笑脸,成为安全教育成效的最佳检验官。活动尾声,志愿者对几名同学进行了深度访谈,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学到了不少防洪小知识,活动中的不少环节都让他们印象深刻,其中一位同学表示:"DIY救命的绳结特别使我印象深刻,以前我都不知道怎么样打一个牢固的绳结,这次我学会了布林结,这种绳结可以用在生活中不同的场景,回家以后我要教给爸爸妈妈。"大家用实际行动响应着志愿者们的号召,都想要把学到的知识教给更多的人,并期待以后也可以参与类似的活动。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