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管城回族区社区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在社区治理、社区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管城回族区已有1800余支社区社会组织,管城回族区社区治理创新发展中心,在培育和扶持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引导社会工作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实践,不断探索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嵌入社区治理新模式,为管城区社会治理结构优化注入新活力。

2024年管城区积极打造“小亳士”青少年书法交流项目,进一步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向公益类转型,引导社区社会组织更多地参与、实施社区服务项目,为辖区青少年儿童提供社区书法交流服务,传承国粹文化。在项目开展中一支公益社区社会组织也应运而生,2024年5月9日,管城回族区“小亳士”书法联盟(后经全体成员决议更名为“管城区书画联盟”)第一次交流会在管城区社创中心召开,标志着管城区首支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开始建立。

主要做法:

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提升组织凝聚合力

管城区书画联盟充分发扬民主,积极发挥成员能动性,开展组织内部民主选举、组织更名征集、团旗设计等等,让成员参与到组织的运营中。此外,该联盟每天都进行线上书法交流,每月一次主题书画交流活动,书画联盟内部凝聚力极大增强,参与成员也从最初的20余人,增加到目前登记在册51人。

2、厚植志愿服务情怀,优化组织公益服务

书画联盟成员以书画为纽带,因共同的爱好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分享,同时他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理念——公益志愿服务。团队中超过一半的成员都有在社区志愿服务的经历,他们的经历也带动了其他成员主动参与志愿服务。联盟成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将书画文化在街道、社区进行传播,同时积极义捐作品百余幅,通过社区邻居节、社区社会组织艺术节等活动进行义卖,为社区治理基金注入资金。

3、精瞄街道社区需求,强化组织枢纽作用

书画联盟精准对焦街道、社区需求,发挥联盟枢纽作用,开展书画交流、展示比赛、书画培训指导等。链接全区书画资源、招募书画志愿者,为全区多个街道、社区调配书画老师10余人,服务全区“小亳士”书法交流项目、社区公益课堂、社区夜校、老年大学等多个项目,解决部分街道、社区师资短缺问题,促进街道和街道、街道和社区、社区和社区之间书画师资的流动和书画交流。

未来,管城区社创中心还将继续引导辖区居民成立各类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如手工艺联盟、童心诗社、摄影联盟、志愿服务联盟等等,让这些队伍积极发挥“平台”作用和“纽带”作用,将更多的优质服务资源引入社区服务项目,为管城区社区治理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如需使用请联系郑州市馨家苑社会工作公益研究发展中心,未经允许请勿擅自使用。)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