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翟灵君


当今经济情况下,就业情况日益严峻:一方面,全球和国内经济面临着一定的下行压力,导致一些企业裁员甚至倒闭;另一方面,一些传统行业可能面临转型或者调整,这些都会对就业市场产生影响。因此,想要在就业市场上站稳脚跟或者找到新的出路,就要学会转换思路。

最近,一档短剧综艺节目名叫《开播!短剧季》有了一些热度,参加节目的大多数演员都是微短剧演员,而其中,有一位名叫李沐宸的女演员在自我介绍时说“我是自愿转型去演微短剧的”的这句话给在场的演员们都吓了一跳,因为大多数演员都是出道就演微短剧了,而她也因此小火了一把。

李沐宸并非科班演员出身,2016年进入演艺圈,开始只能接到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制作影视剧,后来参演了众多大IP制作,比如《司藤》《余生,请多指教》以及《梦华录》等等,这些影视剧作品男、女主角都是娱乐圈有名的明星演员,所以,这些影视剧播出之后的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但是李沐宸在其中演的角色几乎都是配角,即使以上的影视剧很火,对她自身而言,并没有什么火花,很多观众还是不认识她,百度百科看到她的简历,看到她演过的那些影视剧,也许还会说“啊?原来是她演的啊!”。

她在综艺节目中讲述“在当时市场非常严冬的情况下,像我这样的中下档演员的选择权利变得越来越少。如果我去竞争一个长剧的角色,它不一定适合我,而且我在剧组一呆就是四个月,女主肯定也是演不上的,也挣不到什么钱,如果这部剧在播出之后流量不行的话,对我来说是没有任何加持的,可是我的岁数在不停的往上涨。”

她在演艺圈中摸爬滚打了八年,演的角色没有特别出名的,对于像她这样的女演员来说,演女主戏的黄金年龄已经过去了,她没有出圈角色的加持,也就很难再演比较大制作的影视剧了,如果她在娱乐圈再发展两年的话,情况也只会越来越差,她面临的选择权也将会越来越少,不是她选剧本,而是剧本选她。

于是,她选择去演微短剧。

在这一个圈子中,她是有优势的。首先她有经验,科班出身的演员很少会选择这个赛道,所以,在这个圈子中,大多还是非科班出身的演员,而李沐宸她有七八年的演戏经验,并且她参演的都是著名的影视剧,对比这一点来说,她比太多的演员都有优势,这无疑让她的简历能够在众多演员中脱颖而出。

她的外在形象也很有优势,足够漂亮就是她的底气。反过来微短剧对她而言也是有优势的。一方面,微短剧的市场更广阔,微短剧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对于演员的需求比专业的影视剧市场要大得多,现在的演艺圈有近三十万加的演员,有很高的市场饱和度,李沐宸这样的演员在演艺圈一抓一大把,竞争力很大,但是在微短剧市场,她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权。

另一方面,微短剧的制作周期比影视剧要短,“微短”两个字就涵盖了这个行业从幕前到幕后的现状,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成片,这样即使微短剧没有很好的成果,时间成本也不会过高,也符合微短剧演员的需求。

李沐宸转型之后演的微短剧《招惹》凭借新颖独特的题材和内容,在开播十个小时之内就突破了腾讯站内热度值20000,在腾讯平台上的评分高达9.0,一度超过了同期的一些影视剧,截至收官之日,该短剧累计10次登顶猫眼短剧热度榜,成为了2023年的短剧Top1,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也能刷到很多剪辑和营销号的视频。

李沐宸也凭借这部短剧在短剧圈一炮而红,其后出演了《执笔》《君心难逑》以及《噬心》等短剧,也很出圈,尤其是《执笔》,被大家称作“高质量短剧”口碑很好。

在微短剧圈,李沐宸能拿到的几乎都是女主剧本,转型到微短剧赛道两年内的知名度大大超过了在演艺圈摸爬滚打的七年,在短视频平台上,很多关于李沐辰主演短剧的宣传视频下,都能看到“她演的短剧真的都很好看,不像有些短剧那么无脑,但是又很爽”,“她可是沈银灯啊,没看错吧”诸如此类的评论,这无疑是对李沐宸演技和实力的赞扬与肯定。

李沐宸转型成功其实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她从影视剧演员转型到微短剧演员其实是在向下发展。

作为一个非科班出身的演员,在影视剧的赛道中,她的竞争力比起其他科班出身的演员竞争力要弱一点,但是在微短剧行业中,大部分也都是非科班演员,而且李沐宸本人也有演戏经验,她的竞争力就要比其他演员更大一些。

假设她选择向上发展,没有转型成微短剧演员,而是进军电影圈,去演电影的话,她肯定要付出比现在两三倍的努力才能够发展得更好。所以换思路也不是可以随便换的,想要搏一个好出路,也要找一个好的思路。

李沐宸仅仅是众多个例中的一个。就当下的经济发展态势而言,整体的经济环境较为复杂,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波及了众多从业者,使得更多的人感受到了生活带来的重重压力。其中,转行成为了不少人需要去考虑的问题,而李沐宸的例子在此情境下,或许能够为那些面临转行抉择的人提供一个不错的思路。

就传媒行业来说,同学们的就业思路大部分应该是到电视台或者像是腾讯这样的大厂去应聘工作,更传统一点的,可能会是报社,这些行业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涌入,极大程度上已经市场饱和了,对于我们来说,与其硬着头皮往里挤,不如也换个思路,向下发展。

现在是吃流量红利的年代,新兴的传媒公司也越来越多,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条新的思路,也许这些新媒体公司比起传统的公司来说,时间不够悠久,但是行业的发展前景很广阔,就像微短剧一样,对比传统的影视剧行业来说,发展前景也足够广阔。

新思路也面临许多挑战,新的行业与原来的行业要求不一样,我们要适应新的职业要求。

例如微短剧演员这个行业比起专业的影视剧演员要求也不一样,微短剧制作周期短,节奏快,需要演员具备更强的应变能力和快速入戏的能力。微短剧需要不断创新以吸引观众,这对演员的创意和表现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同短视频平台对内容的审核标准和推荐机制有所不同,需要演员了解并适应这些规则。

换个思路也不完全是要向下发展,更多的是要敢于迈出创新的那一步,也许就能为自己带来不同的机遇。

不仅是对面临就业或者转行的人应用,对没有工作经验的人也很有用,比如,一些家庭主妇,她们并没有正式的工作,但每天的付出也很多,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为很多人提供了新的机遇,如果她们仅仅把刷短视频作为一个闲暇时的放松,那就只是一个传统思路,但是有些家庭主妇就把自己一天的日常拍下来分享到网上,成为了小博主,慢慢地也就变成了她们的职业,创造出了更多的价值。

条条大路通罗马,当我们在某条道路上遇到死胡同或拥挤不堪时,勇于尝试新的道路往往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种变通思维不仅有助于我们绕过障碍,还能让我们在探索中发现新的机遇和可能性。

转行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通过不断学习、创新和适应,影视演员可以在微短剧领域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发展空间。

面对行业变迁时也是如此,懂得变通或者勇于创新都是能够找到好出路的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许多传统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转型。

如果我们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些变化,并勇于尝试新的商业模式、技术或策略,就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仅是上面叙述的这些行业或者案例,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是这样,换个思路,也许就有更好的出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统筹:石闯

编辑:岳炎霖 实习生 刘亦婷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