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集村,本一个位于鲁西南的普通村庄,然而,曾经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的落后村庄如今也因农耕文化展现出了不不同的一面。这脱胎换骨的转变与村庄对农耕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弘扬息息相关。

走进如今的村庄广场,一座新落成的主题标识格外醒目。标识以农民弯腰辛勤劳作的剪影为主体,旁边环绕着饱满的麦穗图案,同时配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经典诗句,不仅生动地展现了农耕的艰辛与粮食的来之不易,更成为了乡村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沿着广场前行,一组栩栩如生的农民雕塑群呈现在眼前。雕塑中的人物形态各异,有的扛着锄头,准备下地耕种;有的推着独轮车,运送着农具和物资;还有的擦拭着额头的汗水,展现出劳作后的疲惫与坚韧。这些雕塑不仅是艺术的体现,更是对当地农民千百年来辛勤耕耘精神的致敬。
这些文化景观的打造,并非一蹴而就。长期以来,谢集村虽并不算富裕,但村庄领导班子也不想因此让民众连文化面貌也落后了。据了解,他们经过深入调研和思考,决定将中华文化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作为发展重点,这才有了村庄新广场的建立。

新广场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据调查,每到夜幕降临,广场中心总是人山人海,街道上的吆喝声、孩子们的嬉戏声等相互交织融合,共同勾勒出了乡村生活的缤纷色彩。农耕文化的弘扬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的精神风貌。年轻一代也会开始开始重新认识和尊重传统农耕文化,或许,这会使他们回到家乡,利用自己在外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发展特色农业,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
从曾经的落后村庄到如今以农耕文化为引领的发展新星,谢集村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未来。相信在农耕文化的滋养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这个村庄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书写出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撰稿人:谢颂乐
“赤色处处点,重温伟人行”实践队
指导老师:刘兆宇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