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退休,却让余热更火热,扎根在网格中、穿梭在楼宇间,成为居民的“家人”“贴心人”;70岁的年纪依然活力四射,投身“郑有缘”网格红娘志愿服务队,以及“小红花”帮帮团、秧歌队、舞龙队等16支社团组织中,大小节日里各种活动持续不断……2025年2月5日,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浓浓的年味还在,记者在郑州市郑东新区商都路办事处创业路社区乐业小站,见到了退休不褪色、银龄更有为的创业路社区微网格长王先朋。
“春节期间我们也在工作。我们每个微网格长都是具体负责到楼层,我负责的是建业天筑小区2号楼的2至14层居民。虽然我们是微网格长,但是我们的工作内容,又不仅仅是网格工作……”讲起自己的工作、社区的居民,王先朋快言快语、滔滔不绝。从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到紧急情况的迅速响应,只要居民有需要,她总能第一时间现身,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居民化解难题、消除困扰。“无论群众有什么需求、困难,我们都会随叫随到!”这句话成了和王先朋一样的社区网格长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行动指南。
社区服务“按需”提供
“我们的十几个社团、组织,都是在日常的调查走访中,在处理居民之间的矛盾问题中,根据群众的需求,慢慢地、一个一个地建立起来的。”王先朋说。
小区里老人多,60岁以上老人有185人。王先朋等网格长在走访中发现,很多老人的子女不常在身边,他们在精神慰藉、生活照料等方面特别需要关心。为了帮助独居、空巢老人,在社区指导下,“爱在夕阳”帮帮团应运而生。因为老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王先朋建立了创业路网格老年人健康管理微信群,邀请附近医院专家和心理咨询师进群,随时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问题答疑解惑,并定期上门体检。
随着需要帮助群体的增加、工作范围的扩大、服务队伍的壮大,“爱在夕阳”帮帮团被改名“小红花”帮帮团,下设特殊群体帮扶组、政策宣传组、安全巡查组、矛盾调解组等十个专业小组,目前参与人数已有1300余人,受到社区居民广泛好评。
在一次走访中,王先朋发现一位大龄单身青年因为婚恋问题和父母闹僵,到了谁也不搭理谁的地步。于是介入调解纠纷、化解矛盾。随后在与其他网格员交流中,发现大龄单身问题不是个体问题,而是一个群体现象,调解矛盾只是解决了一时问题,却无法解决矛盾根源。
群众的需求迅速得到回应。以王先朋为团长的“郑有缘”网格红娘志愿服务队成立了,免费帮助单身男女解决婚恋等难题。2024年共组织相亲交友活动16场,吸引了600余人参加,并成功结缘13对,获评郑州市优秀社区社会组织一等奖。
创业路社区丰富多彩的社团服务 吴俊含 摄
物业管理委员会、商都之悦合唱团、舞龙队、秧歌队……顺应群众需求,各种社团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90%的社团团长都由微网格长担任。微网格长既能“戴上红袖章”承担自身网格工作,还能“穿上红马甲”组织各种群众活动,个个成了“多面手”。
小网格里的幸福“大家庭”
问及如何能开展好网格工作,王先朋不假思索地说:“把群众当亲人!”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给老人们买买菜啊、代购各种东西啊,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常事儿。”王先朋说。
“妹妹啊,我不舒服,血压突然升高,吃药也不见好……”2024年4月份,小区里一位八十多岁的独居老人给王先朋打电话。王先朋迅速带着两位微网格员一起赶赴老人家中,同时通知了社区。社区书记开车,大家一起将老人送到了医院,忙活了一整天,老人病情稳住了。在回到小区的时候,王先朋却流下了眼泪,自责地说:“要是我能工作再细一点、发现再早一点就好了。”
住在建业天筑小区3号楼的李海洲老人是位退伍军人,也是微网格长们重点关注的对象。讲起社区对自己的照顾,他感觉很幸福,“孩子们不在身边,微网格长都很照顾我。我两三天不发朋友圈,微网格长就开始联系我了,问我这两天身体怎么样啊?有什么事儿没?”受到帮助的李海洲也开始热心帮助他人,除了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活动之外,夏季遛弯时看到环卫工人满头大汗地在打扫卫生,他还会买瓶装水给环卫工人送过去。
王先朋(右)与创业路社区副书记周雨生在商讨工作 吴俊含 摄
如今,在创业路社区,居民就医、购物、家庭矛盾等方面遇到困难,都习惯于找社区各级网格长帮忙。在各级网格长的努力下,社区对居民熟悉了,居民对社区的工作认可了,居民常说:“社区就是我们的家,网格长就是我们的家人!”
架起社区和居民之间的“连心桥”
创业路社区副书记周雨生告诉记者,创业路社区下设5个三级网格、18个专属网格、32个居民微网格,微网格长居于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与居民关系更近、沟通更畅,更能及时精准地了解、收集居民的诉求,便于社区根据群众需求更好改进举措、服务群众,也能更顺畅地将各级政策进行传达,“架起了社区和居民之间的‘连心桥’。”
“社区的工作要顺利开展,就要发动居民。怎么发动呢?我们就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让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之中。”王先朋说,社区活动较多,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商都集市、公益课堂等开展得红红火火,母亲节、重阳节、冬至等节日里活动花样翻新。居民参与热情也很高,每次活动都开展得红红火火、一片热闹。
邻里欢聚,共庆冬至(资料图)。 商都路办事处创业路社区供图↑
周雨生介绍,社区推动文体娱乐、养老健身、义诊义剪、家政服务等群众性自治组织,积极参加社区“邻里节”活动,带动更多身边居民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同时整合“便民生活圈”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开展健康义诊、爱心义剪、闲物置换等活动,变“群众找上门”为“服务送上门”。将“书记有约”、网格问诊小分队“你来提,我来解”、金牌网格工作室等议事平台,搬到“邻里节”活动现场,邀请社区书记、网格长、微网格长、居民代表、物业等议事主体加入协商议事团,做到邻里事邻里提、邻里议、邻里评。
社区重阳节活动现场(资料图) 商都路办事处创业路社区供图↑
“我们网格员在社区和居民之间架起了坚实的桥梁,将党和政府的政策、温暖,送到了群众身边、心坎上,在社区和居民之间,我们这条路是顺畅的、这张网是舒展的。我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这张网必将会越来越坚固、越来越严密!”王先朋自豪地说。
“党在我心中,我在群众中。在做微网格长的工作中,时刻牢记我是一名老党员,党徽时刻提醒我要认真履行党的义务,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到退休不褪色,永远跟党走!”王先朋将这段话写在工作日记里,也铭刻在心里、践行在日常工作中。
记者 宋建巧 文 吴俊含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