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培枫
11月13日,备受瞩目的“天才少女”姜萍事件终于在长达五个月的争议中迎来了最后的答案,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的组织方公布了获奖者名单,共有86位参赛者获奖,而姜萍成绩因违反预赛制规则而被取消,称其数学老师在初赛阶段给予其帮助。随后,姜萍母校涟水中等专业学校也发布情况通报表示数学教师王某某帮助学生姜萍造假,现在已经被谈话,并取消其年度评优评先资格。
随着事态的不断发展,网民的情绪被姜萍的一举一动牵扯着,网络狂欢的局面愈演愈烈,情绪顺着键盘的脉络渗入网络空间中,理性让步于冲动与喧闹,事实的真相被裹挟着多方情绪与利益的舆论越推越远。
姜萍是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的一名17岁学生,她就读于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她的走红源于2024年6月13日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公布了决赛名单,她以全球第12名的成绩晋级决赛,成为该赛事历史上首位进入决赛的中专生,也是前30名里唯一的女生。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姜萍被冠以“天才少女”的称号。与此同时多家媒体转发造势,阿里巴巴达摩院上门采访,铺天盖地的赞美与宣传使得舆论达到顶峰,众多网民共享着这一场网络狂欢。
起初,网络舆论普遍呈现一边倒的趋势,网民们都在大力称赞这位“草根英雄”。北大硕士、数学竞赛名师赵斌教授当时提出质疑,却被网友网暴;b站某up主以逐帧分析姜萍数学板书的方式打假其数学天才人设,也被网友以压倒式打压。本次事件跨度较长,从入围决赛到发布公告发布,历时五个月,在这期间,网络中充斥着对姜萍事件的探讨与猜测。“姜萍免试录取”“姜萍被雪藏”“姜萍做假”“平台疑似删帖”等流言传播越来越脱离实际,事实真相也愈发难以看清。
在后真相时代,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舆论的发展过程就是如此,网络舆论是人为产生的,它的存在脱离不了我们处在互联网空间下的每一个个体,网络舆论的边界的设定也是如此,它是一片“人造生态”,其边界应该有我们自己来设定和遵守,要拒绝非理性的网络狂欢。
舆论形成的背后离不开“流量”二字,流量无疑是舆论生成的加速器。“姜萍”事件出来之前,大部分人对阿里巴巴举办的全球数学竞赛都不是很了解,但当这位“天才少女”横空出世之后,公众不仅知道了这个竞赛,还深入了解了它的赛程与目的,这就是流量的作用。
与此同时,多家媒体的转发,朋友圈、抖音、微博等各大社交媒体用户的跟帖与评论都对这一场网络狂欢的产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吸引着各年龄段的受众群体加入。但流量不是单一的,它也具有复杂性。
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的案例屡见不鲜,正如最近因《再见爱人》综艺热播而爆火的麦琳,其与丈夫李行亮的相处模式屡上热搜,引发了全网的热议,为芒果TV接了一波泼天的流量。这些流量为芒果TV股票带来了连续几周的涨幅和平台上的1500万会员,仅靠综艺最新一期的抢先版,就创造了千万收入。流量的作用可见一斑。
反观“姜萍”事件,推动舆论产生的“流量”背后更多的也是各种利益的交织,因流量所带来的利益促使人们失去了自己的理性判断,对还没进行验证的情况以及只言片语就妄下结论,甚至面对一些反对的观点不惜立下对赌的约定,不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姜萍之所以能迅速走红,离不开她所具备的几个标签:“中专生”,“女生”,“家庭条件贫困”等。这些标签在网上快速传播,使姜萍的形象逐渐被简化成一个努力奋斗的“天才少女”。大家通过这些标签了解她的身份和背景,但与此同时,姜萍也被单一化了。她不再是一个有着多重身份和复杂情感的人,而是成为了“典型”的弱势群体代表,因她的奋斗和家庭背景赢得了公众的同情与支持。
我们对她的才华和努力感到欣慰,甚至希望她能够成功,这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她的情感投入。正是这种情感共鸣,推动了舆论的迅速发酵。越来越多的网友被姜萍的故事打动,大家也不自觉地加入到这场网络热潮中。此时,支持姜萍的声音成为主流,质疑的声音则常常被忽视。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姜萍的人设开始出现裂缝。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复杂的一面,而不仅仅是网络上呈现出的那种简单形象。网络上的热情和关注,往往来自对人物的标签化。当姜萍的实际情况与她的“人设”不符时,那些曾经支持她的人开始产生质疑。当她的行为不再符合这个标签,公众的态度就会迅速转变。
这种对人设的单一化处理,往往让我们忽视了姜萍背后更复杂的一面——她可能会犯错,可能会做出一些与公众期待不符的选择。这些复杂的层面,才是她作为个体的真实面貌。网络舆论的快速变化,也提醒我们,过度依赖“人设”这种表面的标签,最终只会让公众产生误解和失望。
“人设”在网络舆论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不仅能够迅速吸引注意力,激发情感共鸣,还可能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但这种基于标签的简化形象,并不能代表姜萍的全部。“人设”是舆论形成的密码,百万网红“小英一家”因“草根网红妈妈”这一人设赢得了广大网友的同情和支持,但最近却因“弃养女儿”,“饿瘦家牛博流量”而陷入“塌房”风波。姜萍事件的舆论走向也类似。当某个看似完美的人物背后有了不为人知的真相和复杂的背景时,过度依赖单一的“人设”往往会导致对其真实情况的误解。
我们需要认识到,无论姜萍是天才少女,还是普通的社会个体,因为“人设”的存在,网友才会陷入一波又一波的网络狂欢之中,但归根到底,人都是复杂的,绝不仅仅只是网络上所呈现的那么简单,过于追逐单一化的人设,一旦发现其与我们设想的情况背道而驰,最后只会跌的更惨。
最后促使舆论与事实真相边界彻底模糊的是人们的泄愤心理。现实生活中的重压让很多人选择在网络上寻求慰藉和情绪价值,而当网络世界也接连“翻车”的时候,其情绪便在匿名化的互联网中肆意宣泄。
“姜萍”事件中,不乏一些网民对其成功感到不满,除去理性质疑外,更有甚者开始对其进行造谣和诽谤,空口无凭地指责她与其老师存在不正当关系,抹黑其家庭背景等等。还有人直接深入她家对其家人和朋友进行骚扰;在最终结果出来后,“姜萍造假”这一话题热度又巨高不下,曾经质疑她的网民开始“扬眉吐气”,而更多支持过她的人则落井下石。
一夜之间,“姜萍”这个年仅17岁的少女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网络暴力。在网络狂欢之中,我们或多或少会因为群体性的观点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判断,这时候的我们找不到理性质疑与肆意宣泄的边界,更容易做出一些非理性的举动。
从姜萍事件的始末中,我们可以深刻反思网络舆论的力量与危害。在这场围绕一个17岁女孩的争议中,舆论的极端化和情绪化,使得理性和判断被忽视,个体的尊严和隐私遭受侵犯,甚至对一个年轻人的未来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从“天才少女”到“造假丑闻”的转变,正是网络舆论失控的典型案例。
“姜萍事件”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现实:网络舆论的发酵不仅影响了事件的当事人,也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影响了社会舆论的导向。我们要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首先需要明确,网络舆论应有边界,尤其是在涉及到个人声誉和隐私时,必须保持理性。
姜萍因为一场事件和随之而来的舆论暴力,她的形象迅速被定性并妖魔化。这个过程正是情绪化、偏激化舆论的产物,它没有给任何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事情的真相。在网络世界中,尤其是年轻人群体,我们是信息的传播者,应该对每条评论、每个观点负责。
“姜萍事件”不仅是对一个年轻人命运的影响,更是对现代社会网络舆论和公众责任的一次深刻反思。她的成绩被取消,虽然背后确实有作弊行为,但整个事件的舆论反应却缺乏对事实的全面了解和理性思考,甚至一些过于极端的声音给她及其家庭带来了无法承受的社会压力。这提醒我们不仅要在公众舆论中保持理性,更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和隐私,不轻易进行指责或攻击。
在网络社会中,理性判断和宽容心态是每一个网民应有的品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推动舆论环境的健康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统筹:石闯
编辑:岳炎霖 实习生 陈嘉卉
正观特稿
正观新闻特稿中心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