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一则公告的发出,兴银基金总经理一职在空缺近半年后终于迎来新的人选,基金公司也迎来了2025年的首次换帅。资料显示,兴银基金的这位新总经理易勇有着丰富的资管行业从业经验,而目前的兴银基金则面临着强固收、弱权益的问题难以解决,易勇的上任将为兴银基金带来怎样的变革无疑值得关注。

高管频繁变更 兴银基金迎来新总经理

具体来看,兴银基金的此次高管变更起始于去年7月。2024年7月22日,担任兴银基金总经理一职近3年之久的赵建兴因工作调动离任总经理、首席信息官职务。自此,兴银基金总经理职务由时任董事长吴若曼代为履行,开启了近半年的空缺时段。

而根据相关监管要求,公募基金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时间不能超过6个月。也就是在代任即将到期的2025年1月,兴银基金正式迎来了新任总经理易勇。从履历上来看,易勇是一位深耕资管行业多年的老将。其曾在兴业证券、兴业资管、新沃基金、财通证券等公司,先后任产品专员、部门经理、董事副总经理、副总经理等职。

事实上,除开总经理职位的变动,近两年的兴银基金一直面临着较为频繁的核心管理层变动。2023年5月,兴银基金原董事长张贵云因工作调动离任,吴若曼接任董事长一职;同年8月,兴银基金迎来新任副总经理文杰;2024年4月,兴银基金原督察长因身体原因离任,吴真子新任公司督察长;2024年12月,兴银基金副总经理沈阳因个人原因离任。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新高管的到位往往能够带来不同的管理理念和新的业务经验和思维模式,为公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然而,类似兴银基金如此频繁的高管变动也或将在团队稳定性、决策连贯性等方面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频繁的高管变动也将引发投资者对公司内部管理的担忧,继而影响他们对公司的信心,导致资金的流入不稳定,甚至可能出现资金外流的情况。

任职面临挑战 兴银基金强固收、弱权益难题待解

值得注意的是,虽为资管行业老将,但此次易勇的上任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从背景上看,成立于2013年的兴银基金由华福证券与国脉科技共同出资设立,而华福证券的股东则包括兴业银行旗下的兴业国际信托。可以说,兴银基金既有券商背景又有银行背景加持,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兴银基金仍然以固收业务见长,“强固收、弱权益”问题一直较为突出。

从过往发展来看,虽成立至今仅有12年时间,但兴银基金已先后经历过3任总经理的离任。除开任期仅8个月的首任总经理林煜,兴银基金第二任总经理张力可以说是对公司影响最大的高管之一。

在张力任职的6年间,兴银基金的管理规模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复杂变化。在任期初期,张力凭借着对兴银基金在固收领域优势的巩固,带领着公司管理规模在2015年末达到了阶段性高点722.66亿元。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货基和混基规模业务发展的不佳,导致公司整体管理规模出现下滑,直至2021年张力离任都未曾回到高点。

而也就是在这期间,也为兴银基金的偏科发展埋下了深厚的种子。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兴银基金货币和债券基金合计占总规模的98.83%;而截至其离任的2021年一季度末,在兴银基金516.12亿元的管理规模中,货币和债券基金合计占比达97.92%。

2021年8月,随着赵建兴的到来,兴银基金的管理规模延续了后张力时期的上涨态势。在他任职的近3年时间里,兴银基金的管理规模实现了显著增长。而不同于张力的是,赵建兴的到来对于丰富产品线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有接近兴银基金的人士曾表示,赵建兴到任时曾提出,突破千亿管理规模、均衡产品线的发展规划。另外现任董事长吴若曼也曾表示,兴银基金将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持续合规经营,不断丰富优化产品布局和管理。

不过可惜的是,截至2024年3季度末,赵建兴已然离任,但兴银基金1067.22亿元的管理规模中,货币和债券基金合计占比仍高达95.59%。

回顾历任高管任期,固收类业务始终是兴银基金的压舱石,而权益投资则受限于多方面因素增长较小,也成为兴银基金向更高层次迈进的瓶颈,也为新任总经理提出了紧迫且关键的破局课题。

如今,公募基金行业竞争白热化,头部基金公司凭借深厚的底蕴、卓越的投研实力、广泛的市场认可度,不断抢占市场份额。兴银基金想要突围,必须在差异化竞争上做足文章。而至于新上任的易勇能否扭转现在的局面,还得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公众号闻基期舞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