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卿小雪
“你觉得大学更累还是高中更累?”在小红书的一个热门帖子下,有18,938人参与了这个回答。出乎意料的是,即使是和那个需要起早贪黑、争分夺秒的高中相比,依旧有66%的人认为“大学更累”。在知乎上一个关于“你以为的大学生活和实际上的大学生活”的回答吐露着大学生的心声,轻松获得2.3万的点赞。现如今,在各个社交平台上都可见无数的大学生倾吐着他们读大学的真实体会,背景和经历不尽相同的他们,仔细看看却会发现他们的困惑和迷惘有着惊人的相似。
显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上了大学就好了”只是一个“骗局”。
被无意义感裹挟的大学生活
“白天忙着奔赴各种活动与课程,当精力被消耗殆尽时,回到宿舍只能依靠刷短视频来‘放松’,最终又陷入虚无”仿佛是无数大学生的真实日常写照。“每天都很忙碌,忙来忙去却又好像什么事都没做”更是无数大学生的心声。在高中拥有的“充实感”到了大学,正在被一种“无意义感”取代。
在大学老师看来,这是一代越来越沉默的大学生们,习惯了坐在后排、低头看手机,对任何话题都不感兴趣,不爱参与课堂讨论,而在大学生口中,学校里的课程多是水课,老师上课的形式是念古早的ppt,一些晦涩难懂的课程只能依靠网络上共享的学习资源来钻研搞懂。就这样,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在被拉得无限远。
其中到底是缘于学生的注意力已被手机争夺走了,还是大学的教育内容已经无法切实帮助学生夯实未来所需的技能?不少高校试图通过督促学生坐前排以及课堂禁止手机的方式改变现状,然而却引来更多的网友表示“高校不如反思一下课程为什么不吸引人”。
在课程学习内容上,不同专业的学生的体会有所不同。学习理工科的学生会感到大学的课程数目庞杂,知识晦涩难懂,无法在课堂上的短时间内掌握,极大部分知识的内容需要依靠课下自学钻研搞懂,而学习文史哲的学生,他们似乎在过往十几年的求学生涯中已经厌倦了听抽象的理论,他们的课程相对轻松,却同样被另一些东西困住,比如那些在他们看来形式主义、毫无新意的制作ppt的小组作业。在他们看来,文科生的大学生活就像是在“温水煮青蛙”,看似忙来忙去内心却毫无收获,看似轻松却在被“无意义感”折磨。
尽管近几年高等教育一直倡导实现产教融合,但是大多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结合仍然不够紧密,在评判标准和筛选机制上也未能跟上真实行业要求。“期末依靠老师划重点、死记硬背”是许多大学生不挂科、获取学分的法宝,将背的名词解释、一条条理论照搬到试卷上去,字迹工整、多写一些便能拿到理想分数,然而这些知识概念他们在考完一天后便会忘得一干二净。显然这样的期末考查方式无法检验学生的真实学情,在这样的评价机制下也无法驱使学生真正掌握到硬技能。
有调研显示,大学生普遍认为自身素质与职业要求不匹配,67.6%的大学生认为自身能力存在缺乏,47.9%的大学生反映很难适应现有的角色。可见,凭借死记硬背通过的期末考试甚至不能让学生他们自己信服已掌握了真的知识,一种“无意义感”便自此产生。
“我在大学失去了一种对生活的掌控感……”
中国“80后”诗人罗雨出版了以《空心人》为标题的诗歌集,展现“80后”知识分子无聊、空虚、焦虑的精神困境,而到了现在,“感到迷茫”似乎是大学阶段的年轻人更为明显和强烈的共同感受。
而迷茫的症结在于他们逐渐散失了对生活的“掌控感”。
本该自由尽情地享受充满个性的大学生活的他们正在被裹挟着参与一场“优绩主义”的竞争中。2020年9月,《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绩点为王:中国顶尖高校年轻人的囚徒困境》将“卷绩点”这一普遍存在于中国高校的现象带入公共视野。一旦在“卷绩点”的这场竞争中落后,那么一切的三评、奖学金、保研都将与之无缘。所以大多数人都习惯收起“任性”,小心谨慎地以功利性的标准分配时间、精力:选择功课时,他们收起“兴趣和自我发展的目的”,转而选择给分高的老师开设的课程;空闲时间,他们舍弃发展兴趣爱好、与朋友相处,将更多的时间投身“更有用”的竞赛。
大学的“自由”和“个性”被害怕掉队、担心落后的恐惧所替代,当选择不再发自内心所向而是被人潮裹挟下的无奈之举,“迷茫感”便因此产生。正如张锡峰,一个来自衡水中学、凭借一场宣誓要改命的演讲而被记住的男孩,如愿考上名校的他,却在“优绩主义”的裹挟下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也不擅长的“王牌专业”计算机。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的他袒露了自己内心的迷茫和颓丧。显然,对未厘清真正志趣、手握自己人生方向盘的他来说,走出衡中后,世界依然还是个巨大的衡中。
还有一群人,他们在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中穿梭,日复一日,按部就班,却也在不知不觉中遁入“迷茫虚无”的精神困境中。“光是每天需要应付课程、回复随时到来的群消息、参与‘形式主义’的各项事务活动就已经耗费了我的大部分精力”。他们看似具有很多的选择权,实则却是一种“被迫的自主性”——密集的课程安排使大学生每天从这间教室奔向另一间教室,生活单调乏味,疲于应付;原本需要安静沉思的知识摄取过程变为快速复制的学分获取模式。
“我甚至不具有一个下午可以坐在图书馆里,不看群消息,只阅读自己手里的书”,网友们如是分享他们的感受。就这样,充实生命的念头在努力应付的过程中逐渐消耗殆尽,“当我试图改变现状时,会发现自己的冲劲和勇气在这样日复一日中被磨掉了”。
孔乙己的长衫——现实的当头一棒
经历了前两个阶段的“无意义感”和“虚无迷茫”,无论是未能还是已经在大学读书期间有效提升自己的大学生,在他们需要踏入社会时期望用大学生的身份换来一份理想工作时,“孔乙己的长衫”便是现实给当代大学生的当头一棒。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深感孔乙己,恐亦己——即使寒窗苦读获得了高等教育或者专业技能,依旧只能找到低门槛、低收入的工作。切实体会了“孔乙己文学”的大学生开始惊觉“子弹正中眉心”。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期待在一定程度上攀升。可与之相反的却是近年来大学生失业率呈现一定的上升态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6月新毕业大学生中20~24岁大专及以上人群调查失业率达到19.3%,2023年6月青年失业率为21.3%。据报道,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在学历不断贬值、僧多粥少的当下,大学生面临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时的压力可见一斑。
在各社交平台上,伴随着巨大的心理落差的大学生们诉说着他们找工作的艰难与不易。有人苦于投出的简历石沉大海,据北森人才研究院发布的《2022中国企业校园招聘白皮书》,在调研的7539家企业中,计划同比缩招的企业达到25%,2022年秋招中有45%的应届生没有收到任何企业的录用通知。在此情况下,有人选择家里蹲、啃老,表面淡定,实则内心兵荒马乱;还有人选择下沉,以送外卖、当保安来过渡……同时,以慢就业为目标的考研和以稳定性见长的考编、考公成了毕业生们的热门选择,可那极低的招录比,颇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势。
高等教育和经济结构的错位,使社会无法在短时间内消化毕业生就业,各种背景的大学生似乎都意识到,“孔乙己的长衫”可能是一个时代的症结,问题不完全出自他们自己。“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山”。
困境下如何求解?
毫无疑问,当代的大学生正面临着重重难题,既有内在的困惑迷茫,还有外在环境不适宜性,那么困境下如何求解?
为了破解大学读书时期的迷茫状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思考如何在当下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感,成为自己时间的主人。答案是——找回自己的“主体性”,培养自己的“自主意识”,拿回自己对生活的主动权。一位网友分享自己上大学时很纠结该不该跟随课题组参加竞赛,后来当被父母问到想好自己想干什么了吗,有没有真正学到自己想要的知识时,思前想后最终退出了竞赛,她明白自己对商业竞赛并非真正感兴趣。拥有“主体性”和“自主意识”意味着拥有稳定的内核,明白自己究竟想拥有怎样的人生,思考通过哪些途径实现目标,而非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大学,要么赚点,要么学点,要么看点”,许多大学生开始放弃“优绩主义”,让简单而又踏实的目标帮助自己找回丢失的“主体性”,找到对生活的掌控感。
面对就业困境,行动上努力,心态上佛系。就业困难不仅仅是个体面临的难题,更是一代大学生共同面临的困境,是时代的症结体现,有时候无法靠个人和一群人的力量所能改变。认识到这一点的大学生,开始放弃精神上的内耗,他们选择了心灵的自洽和佛系。“天黑的时候躺下睡觉不失为一个不错的主意”,面对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人选择躺平,或在下沉市场付出体力劳动赚钱,或走稳定的“考公考编”的道路、回归小县城的安稳。2022年,DT财经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2年轻人理想工作报告》中提到,超过八成的年轻人觉得自己没有从事理想的工作,但多数人并没有离开现在的工作岗位,而是在具体的职业实践中逐步接纳并承担起当前角色和职责,这既是和解也是自洽。
而另一群人,则发现既然本就一无所有,没有理由不跟随自己的内心,于是“人生是旷野”“Passion”让他们愿意冲破条条框框,以更轻盈的步伐上路,在不断的试错中探寻一条合适自己的道路。据统计,毕业后选择自由职业和“慢就业”的大学生比例正在上升。不论是追求工作时间自由或想干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而选择了自由职业的他们,还是毕业后选择既不马上就业也不继续深造,转而去游学、支教的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和现实对抗,努力探寻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
人生总会有被困住的时候,但“生命是一条流动的河”,刚刚二十出头的他们的人生是不会完蛋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统筹:石闯
编辑:岳炎霖 实习生 刘亦婷
正观特稿
正观新闻特稿中心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