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十月稻田的大米在市场上风光无限,被视为粮食界的“顶流”。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十月稻田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大米产品收入同比下降1.9%,仅为17.07亿元,这一数字无疑给曾经风光无限的十月稻田泼了一盆冷水。更令人震惊的是,公司市值从年初的200多亿元骤降至如今的60亿元,缩水幅度之大,令人咋舌。
机构投资者们的“逃离”更是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限售股解禁后,云锋基金迅速减持1795.87万股,持股比例从9.01%降至4.96%。启承资本也不甘落后,以每股8.35-9.62港元的价格抛售了480.50万股,套现约4437.77万港元。这些减持行为不仅给市场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也让投资者对十月稻田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从财务表现来看,十月稻田的核心业务高端大米正在失去增长动力。尽管公司在杂粮、豆类等领域表现亮眼,但占总收入78.1%的大米产品却显得“疲软”,收入和毛利润双双下滑。高端大米的增长逻辑似乎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瓶颈。
大米作为一种基础粮食,本质上具有逆周期属性,但高端化的定位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属性。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消费者的购买力受到冲击,“高端”逐渐从“刚需”变成了“非刚需”。许多中产家庭更倾向于选择品质相近、价格更低的替代产品,高端大米的溢价能力因此受到严重削弱。
此外,年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在发生变化。35岁以下的年轻群体中,主动做饭的比例逐年下降,外卖等方便快捷的饮食方式逐渐成为主流。这一变化使得高端大米的核心受众逐步向“小众化”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十月稻田主营业务的增长困境。
电商渠道的衰退更是给十月稻田雪上加霜。曾经,十月稻田的快速崛起与电商渠道的爆发密切相关。然而,近年来电商流量红利逐步退潮,流量获取成本快速上升。公司线上销售收入占比大幅下降,单纯依赖电商渠道已经无法支撑增长。虽然公司通过开设直营店提升了毛利,但新增营销成本却大幅增长,使得公司陷入了“增量难求、存量难守”的尴尬局面。
更为糟糕的是,十月稻田的投资决策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质疑。天眼查APP显示,2020年至2023年公司累计亏损超7亿元,但同期却进行了三次高额分红,总计超过2.8亿元,而这些分红的资金来源竟然是向银行借来的3.95亿元贷款。这种“借鸡生蛋”的财务安排让人费解,也让人对公司管理层的决策能力产生严重怀疑。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对茶百道的投资。这笔总金额高达3.6亿元的投资从一开始就处于“浮亏”状态,根据半年报数据,十月稻田以每股16.34元人民币的成本买入茶百道股份,而目前港股市场的价格仅为9.5元,截至目前公司在茶百道上的账面亏损已超过1.5亿元。而茶百道自身的经营表现也令人堪忧,净利润同比下滑超六成,增长空间和盈利能力受到严重挤压。这笔投资不仅未能给公司带来预期的回报,反而加剧了公司的财务压力。
十月稻田的故事是高端大米行业困境的缩影。随着消费升级的浪潮退去,主打高端定位的品牌正在面临“价值回归”的现实考验。如何在品类同质化的竞争中维持品牌优势、如何回归主业深耕市场、如何摆脱资本的短期利益漩涡……这些问题都是十月稻田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十月稻田似乎并未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如果公司无法及时调整战略、优化业务结构、提升管理水平,那么高端大米的神话终将破灭,十月稻田也将步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财经三剑客
财经三剑客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