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地
1月16日,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在郑州高新区开幕,即日起至1月21日,相关比赛在郑州轻工业大学科学校区、河南工业大学莲花街校区、郑州大学三个赛场同步进行。同时,郑州高新区还围绕机器人产业、低空经济、算力产业举办“产业共振推介活动”等。据统计,整体参与赛事活动和赛事组织的人数超过4万人。
郑州高新区再迎国际盛会
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由中国电子学会与郑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郑州高新区管委会、河南省电子学会共同承办。
1月16日至21日6天时间内,经过层层选拔的11000余支赛队、19000余名赛手、7000余名指导教师(教练)将在位于郑州高新区的郑州轻工业大学科学校区、河南工业大学莲花街校区、郑州大学三个赛场,掀起一场机器人研发、设计等领域的巅峰对决。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学会有关负责人,中国工程院、南方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单位的院士专家,优必选、百川智能等企业代表,河南省及郑州市、在郑高校有关负责人等参加了开幕式。
据介绍,截至2024年7月,我国持有的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超过19万项,占全球比重约2/3。同时,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近三年新增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工人470台,10年间增长近19倍。服务机器人在家庭服务、医疗康养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特种机器人在空海探索、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搭建产业合作交流平台
本次大赛搭建了科技界、产业界交流合作的平台,将为郑州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开幕式上,郑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郭程明进行产业推介,他说,郑州高新区各类市场主体突破10万家,其中企业7.5万家。在工信部2024年最新公布的全国178家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位居第21位。其中,六个单项指标有四个进入全国前20,人均技术合同成交额单项排名全国第10、营商环境单项排名全国第9。
“郑州高新区在传感器、新材料、软件应用、信息安全等机器人相关领域具有发展优势和基础,此外还拥有技术研发支撑、产业生态合作支撑、公共服务平台支撑等,诚挚邀请各位专家和企业家朋友到高新区实地考察指导,合作洽谈。”郭程明说。
此外,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期间,郑州高新区还举办了多场产业发展平行论坛等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参事张平,深圳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庞建新等院士、专家、龙头企业代表围绕机器人产业、低空经济、算力产业等建言献策。
机器人界的“奥林匹克”走过10年
本次大赛总决赛设“BCI脑控机器人大赛”和“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共设20余个大项、50余个小项、100余个竞赛组别,为全球机器人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宽广的竞技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多年的积淀成长,大赛已实现了多个竞赛项目成绩国际互认。比如,“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VEX系列赛项”的成绩将实现与“VEX世界锦标赛”的成绩国际互认,将至少有8名选手会取得2025年在美国举办的VEX世界锦标赛的参赛资格。
世界机器人大赛(World Robot Contest)创立于2015年,十年间,累计吸引了全球20余个国家50余万名选手参赛,被誉为机器人界的“奥林匹克”。
2019年起,世界机器人大赛连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指导,自2020年连续入围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并实现了多个竞赛项目的大赛成绩国际互认。
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已在全球范围内成功举办了200余场城市选拔赛、100余场省级选拔赛、20余场国内外锦标赛,共计300余场各级竞赛活动,参赛人群覆盖全年龄段,全年参赛人数首次突破20万人次。
机器人产业正成为郑州高新区“新名片”
郑州高新区,是河南省第一个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高新区、是2016年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近年来,郑州高新区探索“院校机构+赛事展会+产业要素”产业发展模式,联合协会、大学、研究所等举办6届世界传感器大会、8届“强网杯”中国网络安全挑战赛、3届北斗应用大会、2届金刚石产业大会等品牌盛会。通过以会招商、以会促产,近三年落地项目105个,投资额896亿元,细分领域行业资源加速集聚。本次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也遵循这一发展模式。
机器人产业是高精尖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据介绍,机器人产业链所需要的感知系统——智能传感器,决策系统——人工智能等都是郑州高新区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
近年来,郑州高新区落地了清智(郑州)机器人创新中心、河南埃尔森智能、郑州图灵、郑州科慧等上下游企业。当前,郑州高新区正在加紧制定符合区域实际的政策措施,加速培育机器人产业高地。
随着该项赛事落地郑州高新区,区内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获得产业、资本等业界的广泛关注,机器人产业正在成为郑州高新区的产业“新名片”。

郑州日报
郑州日报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