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重塑生态的蜕变。

2024年,对公募行业而言,无疑是充满巨大变革的一年。

这一年,行业的底层逻辑在重塑,市场格局在裂变,每个从业者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

行至岁尾,就让基哥来给大家盘点一下,公募行业这一年都发生了哪些具有影响力的事件。

1、中证A500ETF成为年内市场关注度最高的产品

过去的一年里,宽基展现出强大的吸金能力,这让各家基金公司意识到,宽基已然成为公司规模的重要增长极。包括社保基金、险资等在内的长线资金,在对权益市场进行布局时,常常会借助宽基ETF进入市场。

因此,在行业均衡、新兴行业覆盖、ESG投资理念、互联互通等方面独具特色的新核心宽基产品——中证A500ETF,便成为了各家公募争相布局的对象。

目前,已获批的中证A500ETF产品数量共有31只,百亿级中证A500ETF单品达到11只。其中,国泰中证A500ETF规模居首,接近290亿元,南方、富国、广发、景顺长城旗下中证A500ETF的规模也突破了150亿元。

2、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为国内首只规模突破4000亿元的股票ETF

2024年,中国ETF市场迎来成立20周年。

可以看到,在权益市场低迷的近些年,ETF展现了强大的韧性,规模实现翻番。

受益于“国家队”资金的不断涌入,市场出现多只千亿级股票ETF。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为国内首只规模突破4000亿元大关的股票ETF产品。

ETF受到资金热捧,不但摆脱了以往“靠天吃饭”的窘境,还不知不觉中奠定了基金行业发展的新格局——得ETF者得天下。

3、基金公司开卷管理费,公募行业全行业降薪降费

进入四季度后,多只基金尤其是指数基金宣布降费,再次掀起一波基金降费潮。

就在上个月,包括华夏、华泰柏瑞、易方达、嘉实、南方、华安在内的多家公募,调降旗下大型宽基ETF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其中,管理费率统一调降至0.15%,托管费率统一调降至0.05%。

事实上,自去年7月基金费率改革启动以来,目前已经进入到第三阶段,而指数基金成为本轮降费的重点品种。

在一波又一波降费潮的影响之下,基金从业者也确实感受到了阵阵“寒意”。

部分公募基金薪资,已经跌到10年前的水平了;更有甚者,拿到手的,还不如刚毕业第一年发的多……

4、中小公募“顶梁柱”离职,引发生存危机讨论

今年以来,包括中庚基金原基金经理丘栋荣、圆信永丰原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范妍在内,多家中小公募“顶梁柱”离职的现象,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这些人,通常管理着公司一半以上规模的产品,很多机构和个人也是冲着这些明星基金经理的名气来购买的产品。

而这种对单一核心人员的依赖,实际上是一种潜在风险。

随着他们的离职,对公司产生的一系列影响显而易见。

为此,许多基金公司通过优厚的奖金或者职级的提升,与公司旗下的明星基金经理深度绑定,以减小他们离职的可能性。

但这样的方式,本质上并不能减缓明星基金经理离职给公司带来的负面冲击,华夏基金的做法或值得借鉴。作为最早尝到明星基金经理甜头,也最先吃到苦头的基金公司,华夏基金产品战略的转变,让平台优先于明星基金经理的做法,也是一条值得借鉴的思路。

5、诺安基金原基金经理蔡嵩松涉行贿受贿案

明星基金经理蔡嵩松离职半年后,今年4月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而这一次的出现,则是与一桩行贿受贿案有关。

根据媒体报道,蔡嵩松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该案于2024年3月27日在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案号为(2024)浙07刑初1号。同时涉案人员还有曲泉儒和董博雄。

蔡嵩松曾是诺安基金的基金经理。2019年,因重仓半导体板块的激进风格而一战成名。其代表产品——诺安成长,由于踩中风口获得了高达95.44%的年收益回报,他本人也因此晋升为“顶流”基金经理。

2023年9月29日,蔡嵩松离任诺安基金。业内猜测,他离职后或投身于私募行业,但谁也没有聊到,等来的却是这样一则消息。

随着公募行业迎来强监管时代,后续公募行业或有更多倒查违法违规的事件发生。

6、泉果基金董事长任莉“失联”后,又重新履职

11月22日晚间,泉果基金发布《关于董事长恢复履行职务的公告》公告称,公司董事长任莉将于11月25日起恢复履行董事长职务,总经理王国斌届时将不再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

此前,根据媒体11月12日的报道,任莉“失联”或因招商银行原副行长丁伟案。

今年8月21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丁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招商局集团纪委和青海省海东市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根据彼时的媒体报道,有接近招商银行的消息人士称,丁伟或借由他人代持泉果基金的股权;但泉果成立时丁早已退休,入股合不合法,要看是否牵涉其他安排。

如今,任莉在“失联”多日后已重回泉果。如此看来,这一事件或许暂告一段落。

7、华安基金原基金经理张亮“老鼠仓”案浮出水面

今年8月,证监会上海证监局披露的一份涉及基金“老鼠仓”的罚单,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

据媒体报道,从多位业内人士及接近华安基金的相关人士处获悉,该罚单涉及的当事人正是华安基金原基金经理张亮。

两年前,正处在募集期的“华安品质甄选”被各大渠道紧急停止销售,拟任基金经理张亮因个人原因无法继续任职的消息在坊间不胫而走。

一时之间,市场对于张亮无法继续任职的“个人原因”产生了诸多猜测,毕竟新基金还在募集,基金经理却无法继续任职,这在公募基金行业罕见。

后来,张亮卸任了旗下所有在管基金,并逐渐淡出公众视野。

两年后的今天,这张迟来的罚单终于给该事件画上了句号。

8、创金合信基金因“专户业务”进入审计名单

今年以来,一场针对公募行业的审计行动在市场上引起高度关注。

根据此前的媒体报道,审计署共向12家基金公司分别派出了由数十名专业人士组成的团队,对所有相关文件材料进行审计,重点关注费用支出等问题。

在这12家基金公司中,除了市场上耳熟能详的大型公募外,创金合信基金的入选令业界颇感意外。

据了解,创金合信远超同行的基金专户规模,是其进入本次审计名单的真正原因。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银行理财资金,通过基金专户绕开投资公募、私募的限制;另一方面,在有些专户产品中,基金公司扮演着“通道”的角色,由此存在着利益输送、风控缺失等风险。

截至目前,审计机构并未对外发布针对专户产品违规的通告。

9、淳厚基金的股权纠纷和经营乱象

今年以来,“个人系”公募淳厚基金因公司在披露定期报告时,没有得到“董事会及董事保证”,也没有董事长的签名,引发了市场对该公司董事会形同虚设、定期报告不遵守监管规则的质疑。

而根据上海证监局针对淳厚基金及其股东、高管的8项行政监管措施来看,淳厚基金的问题远不止于此。包括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多位个人股东在决定处分持有的公司股权时未按规定及时履行重大事项报告义务,公司第二大股东柳志伟与多人签订淳厚基金股权转让协议并支付股权转让款等重大违规行为。

从淳厚基金这一事件中不难看出,股权私下转让等违规行为依旧存在。而这一旦演变为股权纷争,基金公司陷入“内斗”,对于其产品的持有人来讲将会形成巨大的风险。

10、长安基金深陷“部分高管人员学历造假”传闻

11月末,关于长安基金的诸多传闻在社交平台流传,其中涉及现任总经理“任人唯亲”、部分高管人员学历造假等内容。

公开资料显示,长安基金现任总经理孙晔伟此前曾在东方基金、新华基金、安信基金、华润元大基金等多家机构任职。去年9月,出任长安基金总经理一职。

孙晔伟走马上任后,公司高管团队出现调整。原副总经理王健于今年4月因个人原因离职,财务负责人王娟、总经理助理周密在今年上半年陆续加入高管团队。其中,传闻中提及的部分高管人员学历造假,指的正是财务负责人王娟。

据了解,王娟早在2011年便加入长安基金,历任财务部总监助理、副总监、总监、公司行政部总监等职务。简历显示,王娟为工商管理硕士,曾任上海淳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财务会计,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对公客户经理。

根据媒体报道,王娟的实际学历与简历不符,且相关违规行为未被追责反获升职加薪。

在爆料和质疑声中,长安基金的内部管理问题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