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江陵县熊河镇,有一位令人敬佩的退休党员——汪友军老师。62岁的他,本应是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的年纪,但他选择了继续发光发热,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退而不休”的深刻含义。
作为一名有着20余年农村基层工作经验的老党员,汪老师怀着对民众深切的情感和责任,在退休后毅然投身社区工作,成为了一名温暖人心的精康社工。本期『榜样之光』,让我们走进汪老师的基层故事。

 心系民众,无畏挑战   

汪友军老师深知精神康复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面对精康患者及其家属时,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初入这一领域,汪老师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社会对精康群体的误解和偏见,以及入户走访时被拒之门外的尴尬。

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他的脚步。经过无数次的努力与坚持,汪老师终于成功地走进了精康患者的家庭,叩开了他们的心门。通过一系列精心组织的小组活动和社区互动,汪老师不仅拉近了与精康患者及其家属的距离,更为这个特殊的群体带来了久违的温暖和关怀。 

创新模式,引领示范    

为了更好地服务精康患者,汪友军老师深耕基层,并开创了《党建引领熊河精康“4H1C”模式》,该模式强调以人为本、健康促进、和谐共融和服务创新,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此外,他还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精康患者争取到了更多支持和帮助,如联合当地医院开展义诊活动,为养老院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节目等。汪老师的不懈努力,显著改善了精康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提升了整个社区对精神健康的认知水平。

 情暖人心,传递正能量

在一次特别策划的精康人员集体生日会上,两名精康人员激动落泪:“这么多年来,家人没有给我过过一个生日,也没有人能记住我的生日,从来没有人给过我一个拥抱……只有你们没有歧视我们,谢谢你们让我们体会到了温暖与关爱。”这样的场景让汪老师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像他们一样的人感受到社会的接纳和尊重。汪老师常说:“心中有爱天地宽”,正是这份无私的爱,让他成为了众多精康患者心中的光。

汪友军老师的故事,是中国数以万计默默奉献的基层工作者的一个缩影。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篇章。这些感人至深的榜样事迹,向全社会传播正能量,共同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感谢所有像汪友军老师一样,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基层英雄们!
来源:江陵县熊河镇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