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一封主题为《2025比亚迪乘用车降本要求》的邮件截图在网上流传。邮件显示,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乘用车首席运营官何志奇在一封致合作伙伴的邮件中宣布,比亚迪汽车在2024年11月18日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
同时,也提出从2025年1月1日起要求供应商降价10%的降本要求,在市场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在发酵后,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发文回应称,“与供应商的年度议价,是汽车行业的惯例。我们基于规模化大量采购,对供应商提出降价目标,非强制要求,大家可协商推进。 ”
那么,汽车厂商与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行为,是不是汽车行业的通行方式了?
长安汽车投资者交流处相关人员对新识研究所表示,为了应对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长安汽车会通过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对上游供应商实行加压的降价政策,但也会和供应商就价格达成一致后才会执行,不存在一口价的强买强卖行为。
东风相关人员对新识研究所表示,他们和比亚迪没有可比性,东风也不太清楚比亚迪此举的原因,东风每年都会开展包括技术降本在内的多项降本工作。
而北汽蓝谷董秘办人士则向新识研究所表示,让供应商降价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在价格降低的同时可能会把产品质量降低。他举例称,之前有一批国产产品出口到欧洲,因为降本要求导致一颗螺丝不合格,进而致使整批产品都不合格,而放在汽车上,如果质量降低消费者也会抛弃品牌的。
而在汽车公司之外,一家汽车厂商上游电池企业的相关人员也对新识研究所表示,每年向供应商讨论降价的事情是很普遍的,但前提是要给到足够利润,利润较高的供应商甚至在降价更多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接受,而某些车企供应商的利润本来就低,如果再一味地要求降价的话,那么质量也很难保证了。
作者:杨启隆
编辑:丁力
新识研究所
咸宁日报旗下,关注互联网、科技与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