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记者  邢进  通讯员 李伟博


每年10月的第三个星期一为“世界镇痛日”,我国将这一周定为“中国镇痛周”。今年的主题是“关注疼痛的性别差异”。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疼痛科门诊,几乎可以听到世间所有对疼痛的描述。继呼吸、脉搏、体温、血压之后,疼痛已经成为“人类第5大生命指征”,而这种不愉快的感受,还有许多人在强忍硬撑。河南省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夏令杰说,当某一部位疼痛持续两个月以上,就是慢性疼痛,就应该被视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我国有超过3亿疼痛患者,慢性疼痛患者就诊率不足60%。疼痛治疗,需要人们更多正确认知。

疼痛是疾病的表现,绝不是“矫情”

每个周一,是夏令杰的门诊时间。看完一天的患者,他几乎可以集齐人们对疼痛的所有描述:涨疼、酸痛,抽痛;像撕扯、像挤压,像针扎、像电击一样的疼……

有些病痛,有明确的病因和器质性病变,如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痛等;但也有一些疼痛,不明原因、没有检查指征,比如在女性群体中多发的纤维肌痛。

换着小雨(化名)因为“浑身都疼”,已经辗转看了两年医生。她一度怀疑自己得了癌症,但检查做遍,都显示没有异常。更让她难过的是,家人对她的疼痛已经麻木厌烦,爱理不理,认为她是“矫情”、“没事找事”。直到她找到夏令杰求医,才被确诊为“纤维肌痛综合征”。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疼痛障碍,以全身广泛性疼痛为主要特征。女性发病率约为3.4%,远高于男性的0.5%。由于没有明确病因和器质性病变,我国纤维肌痛患者首诊误诊率高达87%,患者常常耗费两年以上的时间,平均就诊3.7个医生才能被确诊。

只有不被关注的痛,没有解不了的疼

1998年,河南省人民医院在全省三级医院中,率先成立疼痛门诊。26年来,夏令杰一直将患者主诉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坚持“病人说有多痛就有多痛”。借助疼痛评分量表,他很早就注意到,来疼痛门诊的病人,多数疼痛分级在中度(4~6分)以上,也就是疼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才会想到上医院。即使这样,在医生给出住院治疗的建议时,许多人还是会打退堂鼓,“只是疼而已,还得住院吗?”

数据显示,大多数病人甚至要疼到7级以上,相当于顺产分娩,或者手指被切断的痛感,才会选择住院。疼痛科主治医师、邢秀芳博士介绍,疼痛科病区实际的病人分布确实也印证着这个观点。病区里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癌痛患者的数量一直占比较高,而这三种正是目前疼痛界比较公认的人类三大顶级疼痛。而这些疼痛,都可以通过成熟规范的疗法有效缓解。“只有不被关注的痛,没有解不了的疼。”夏令杰说。在疼痛科病区,人均住院日仅有5.5天,这意味着通过治疗,大多数疼痛很快可以缓解。缓解规范、有效的止痛手段从不缺少。只是在无痛这条路上,最困难的并非疾病本身,而是人们的观念。直到现在,许多人依然只是将疼痛当作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

疼痛也会男女有别?

每年10月的第3周为中国镇痛周,为提高群众对疼痛的认知,10月22日,疼痛科在门诊东区举行义诊活动。今年的主题为“关注疼痛的性别差异”。

夏令杰介绍,在疾病的种类、疼痛耐受度、治疗策略等多个角度,都存在着男女差异。如以疼痛为症状的疾病,痛风男性多发,类风湿关节炎则女性高发。有些止痛药的药效也因性别而不同。例如布洛芬、阿片类药物,女性需要更高的剂量才能达到与男性相同的止痛、缓解效果。

除此之外,疼痛治疗还存在普遍的误区:如镇痛药物会上瘾,尽量不用。很多时候,相比较小的成瘾可能性,缓解疼痛才是当务之急。如完全消除疼痛才算有效。但其实人们能够完全消除的疾病非常有限,以高血压、高血糖的治疗为例,也是通过规律用药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并发症,保证生活质量。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