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易得,知音难觅——高山流水觅知音
作者:媛山
纵使我是那觅知音的伯牙,你也不是我的子期,何况我不是伯牙,更没有那遇知音的绝招——高山流水。很久没有握笔写文章了,平时都是用手机或者电脑直接写,今日亦有闲时,特亲笔书写自己这泛滥的心情。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而山坡拥有了这完美的故事,请问那聆听和接受这故事的知音你在哪儿?同样一杯茶,佛家度出禅宗清静,道家修于自然道义,儒家行如礼仪仁德,商家眼中是事业抑或生意,茶人品之是情感,百姓认为是必备。正是这浓浓淡淡的茶,一片片不起眼的树叶,把人生的“五味”(酸甜苦辣咸),尘世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都写在这一杯一壶中。
茶品亦如人品,不苦不涩不是茶,苦尽甘来,尝尽世间百态。一壶让人口齿生香,回甘悠长的上等好茶,真正喜欢它的人浅酌细品,沁人肺腑。历朝历代有无数的文人雅士对于茶的赞美或抒情都历历在目:
“竹露松风蕉雨,烟茶琴韵书声。”;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
“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
这样的佳诗绝句数不胜数,山坡还是向往那种闲暇之时,自然随性的一杯清茗,解尘。怎一个妙字了得?正所谓:“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君子交淡如水。
有时人们的第六感觉(山坡称之为错觉)会误导我们,也许我们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会让对方觉得你是如此的刻意。正如喝茶,作为一个茶艺师,她(他)泡的茶恰恰需要一位知音来品饮,而不是她(他)听到的“这茶太苦,太涩”、“这茶太淡”、“不好喝”、“太酸”……等等。试着接受而不是拒绝,这样每个人都会喝到一款对自己胃口的茶,这款茶既符合你的品饮习惯又能代表你的品饮水平。但是有一个好的参照物(对比)会决定你的品饮水平和饮茶习惯。所以每当我听别人问我这个茶你觉得怎么样时,我会认真的观察品饮并告诉他我对这款茶真实的理解,而不是单纯的从口感上直接说不好喝,因为我知道这款茶也许不适合我,但它可能适合其他人。也就是高山流水觅知音,当你真正的体会到一种味道的时候,你才能根据你的味道去寻觅那属于你的知音,而不是去打击或者排斥别人的知音。
喝茶和做人虽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又有谁能体会那先苦后甜的人生百态呢。这种人生的经历和品茶的境界又有什么区别呢?正像山坡之前说过的,如果茶的质量过关,那么它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产量多与少、加工工艺和技术、品牌和价值之分……那么何为适合呢?我认为就是自己当时(抑或一定时期内)能够接受的味道。为什么加上当时能够接受呢?以为经常喝茶的人都知道,随着人们喝茶多少和时间的长短,人们对口感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重,对茶或者茶文化也会越来越深入的了解。
曾经有一个很要好朋友这样问我:“我买了你那么多的生茶,那么生茶几年能转成熟茶?”。其实在茶行业有很多人把熟茶解释为加快生茶存放和转化期的产物,也有很多真正意义上的反对声音。山坡和大多数茶人的观点一样,生茶永远也不可能变成熟茶,我认为生茶是在时间催化剂中汤色越来越接近熟茶,但口感和汤色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同样熟茶则是在工艺和口感上模仿陈仓生茶的口感和品质而已,环境和工艺也直接决定了它的未来走向。“生转熟”这一概念在坊间流传已久,滥觞甚至直追普洱茶刚刚兴起时的几位台湾茶人。但事实上生普洱茶怎么存都不会变成熟普洱茶,生茶存久了,只会变成老生茶,而熟茶是经过渥堆发酵的工艺而制成,老生茶和熟茶他们只是在性质上有了一些重合点:不苦涩,汤色红浓。但时间并不能替代工艺,就好像大米放旧了只会变成陈米,而永远不会变成大米饭。还是原来说过的好茶是不分生熟的,同样的茶因人而异。
好茶不等人,喝完就没有。所谓千金易得,知音难觅,我有好茶,知音何处?这篇文章其实在心里已经准备了很久,只不过没有静下心来完成,今日得空,写于深夜,山坡先生拙笔。(本文选自山坡先生多年前作品)
(本文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仅做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和美乡村研究院
和美乡村研究院官方账号